文汇报:太平洋里“智”捕大鱿鱼 上海海洋大学一成果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发布日期:2012-04-09 责任编辑: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269设置

(记者:李雪林)超市冰柜里切好的一片片的厚鱿鱼,披萨店里的炸鱿鱼圈、鱿鱼须,还有零食铺里小包装的鱿鱼丝……你可能不会想到,人们常常食用的鱿鱼产品,都和上海海洋大学教授领衔的一个科研团队的研究密不可分。这个团队历时10年,开展《东南太平洋公海茎柔鱼资源开发与推广》研究,摸清了鱿鱼的生长生活规律,在东南太平洋寻找新的鱿鱼渔场,改造了现有的鱿鱼捕捞技术。这项成果近日获得2011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茎柔鱼,也就是茎很柔软的鱼,很形象地描述了鱿鱼的特征。《东南太平洋公海茎柔鱼资源开发与推广》已在我国30家企业、100余艘鱿钓船上得到应用,技术覆盖率达100%,累计捕捞茎柔鱼84.04万吨,产值76.74亿元。

整个研究过程产学合作

项目总负责人、上海海洋大学陈新军教授告诉记者,我国的鱿钓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由于近海鱿鱼资源并不丰富,就开始向北太平洋公海发展。那时,我国400多条捕鱿船都集中在北太平洋的一个渔场里,一旦遇到鱿鱼产量低下,亏损就很严重。

2001年开始,陈新军带领课题组开始寻找新的渔场。“不知道哪个站点有鱼,瞎摸一遍,如果有鱼,就停下来看看环境状况。”陈教授的“瞎摸一遍”用了整整5年时间,历经5个航次、559个站点、200余万平方公里。这是首次在国际上系统地开展东南太平洋茎柔鱼资源调查,项目组掌握了东南太平洋公海茎柔鱼栖息环境、资源分布、中心渔场形成机制。调研发现,这个海域最大的鱿鱼达到三四十公斤。

产学合作,贯穿着整个研究过程。“产学合作短平快,学校没有渔船,很多大的渔业公司就带着渔船加盟。找到渔场,马上就可以捕捞;改造好工具,企业立即就使用。”

改进钓捕工具提高产量

原来常用的钓鱿钩,捕捞一二斤重的鱿鱼得心应手,可遇到三四十公斤重的大鱿鱼,就很容易脱钩。项目组就致力于改进钓捕工具,降低脱钩率。传统的钓捕工具,一个线上有二三十个钩子,每个钩子都有3排伞状的针,用来抓鱿鱼,俗称伞针。为了能捉住大鱿鱼,新型钓钩采用金字塔型的圆柱体,一个钩子上的伞针增加到三四十个,并均匀分布,使接触鱿鱼须的概率大增,提高机钓产量10%以上。

根据鱿鱼捕食习性及流体力学原理,项目组还发明了一种新型伸缩式鱿鱼钓钩。平时,伞钩像雨伞那样收着,一旦鱿鱼上钩,伞钩能利用鱿鱼自身的力量打开钓钩,避免了钓线纠缠,减轻船员的劳动强度。

不仅改进工具,项目组还改进了捕钓技术。陈新军教授告诉记者,鱿鱼对钓钩的颜色是有选择的,它们对荧白色钓钩的选择率最高,达27.3%,依次为绿色、墨绿色、蓝色、红色、粉色,橙色最低为4.1%。在新型钓钩圆柱体中就加入了纺锤状荧光体,“鱿鱼很凶猛,又贪食,看到荧光粉发着鱼鳞一样的光,就以为食物来了,很容易上钩。”

摸清鱿鱼生物学特征

耳石是鱿鱼头部的一种钙盐结晶体。观测表明,茎柔鱼耳石具有长窄的吻区和宽大的翼区。“就像树有年轮一样,我们发现,耳石也有纹轮,记录了鱿鱼的生长发育。”陈新军告诉记者,茎柔鱼的生命周期为1-2年,从耳石上可以发现,一天就是一轮,可以由此分析茎柔鱼的年龄。同时,分析耳石中的微量元素,初步推测茎柔鱼的生活环境,就能摸清茎柔鱼渔业生物学特性及空间差异。

项目组还利用卫星遥感新技术,自主开发了海洋遥感数据实时自动更新下载系统和茎柔鱼渔业环境与渔情预报信息服务系统,实现了渔场环境信息业务化运行,已连续6年发布了330期,预报准确率达到70%以上。

陈教授喜欢吃鱿鱼,他说,鱿鱼含有牛磺酸含量特别高。在他和团队的努力下,如今,我国成为在东南太平洋海域捕捞年产量最高的远洋渔业国家,年最高产量超过20万吨,占我国远洋鱿钓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来源:《文汇报》 2012年4月9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