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早报:20多项提案为大学生就业难支招 近万家社会组织可缓解就业难

发布日期:2010-01-30 责任编辑: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839设置

(记者:韩晓蓉)促进就业,尤其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是今年“两会”热议的问题之一,就业问题也写入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政协委员的提案中,为大学生就业难支招的多达20多个。

为民企用人提供便利

市政协委员、上海德力西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胡成国建议,为民营企业招聘更多大学生就业引进人才提供更优惠、更便捷的居住证政策。上海的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近8000家,成千上万的大学生在民营企业就业,经过实践锻炼,已有一大批优秀大学生成为引领企业科学发展的领头羊。

现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仍然比较严峻,为了让民营企业招聘更多大学生就业、引进人才,对民营企业符合办理人才引进居住证条件的大学毕业生,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提供绿色通道,缩短办证时间。

社会组织潜力可观

市政协委员、上海海洋大学校长潘迎捷表示,可以引导高校大学生到社会工作岗位就业。有一类就业市场目前还没有引起政府和大学生的足够重视,这就是日益成长的社会组织。社会组织作为政府和企业之外的承担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非营利组织,蕴含的就业潜力非常可观。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社会组织可创造占社会总量10%的就业岗位,而目前在中国这个比例还不到1%,上海还不到2%。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社会组织的数量处于400万至800万之间。2009年4月底,上海依法登记的各类社会组织共有9086家,并保持着平均每年700家的增速,以每个组织有3一5名工作人员计算,就蕴含着2.7万至4.5万的就业机会。

农工党上海市委提出建议,大学生创业提供“一门式服务”。建立全市统一的由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相关联的大学生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建立协调机构及合作保障机制,统一评估标准,规范申办与审批程序,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创业的合力。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有利的创业环境,让上海的大学生真正实现想创业、敢创业、创成业。


(来源:《东方早报》 2010年1月30日03版)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