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高校毕业生回母校只看辅导员现象耐人寻味

发布日期:2010-01-24 责任编辑: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625设置

(作者:徐敏)“以前的大学生,毕业后回母校总要去看望上过课的专业教师;现在大学毕业生回母校,只去看望辅导员。这是为什么?”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前天举办大学校长沙龙,上海海洋大学校长潘迎捷的提问引起与会者关注和思考。

教书育人,是大学教师的第一要务。但目前状况是,一些高校的专业教师不教书,或只教书不育人。教育界人士分析,这是因为有些大学教授实在太忙,要搞科研、拉经费、写论文,这些与他们的晋升、待遇直接挂钩,与学校的“颜面”也密切相关,没有时间进课堂。只教书不育人,是因为大部分教师按照学校规定,必须完成一定的教学工作量。但教师们习惯上完课就夹着讲义走人,“育人”这东西不能立竿见影,所以不愿投入精力。一些地处郊区的大学新校区里,下午三点半以后,专业教师就不见了踪影,为啥?要赶班车回家。倒是大学辅导员们,与学生相处的时间多,有的甚至与学生同住一幢宿舍楼,评定奖学金、发放补助款,关心学生冷暖,帮助他们解“心结”,受到学生喜爱。所以,当学生毕业后回母校,只想到去看望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却十分疏离。

高等教育普及化以后,许多大学把自己的办学目标定位在 “办高水平的特色大学”。潘迎捷认为,衡量高水平特色大学的重要标准,就是看一所大学能否培养出优秀人才。具体来说,也就是能否让学生在校期间接受最好的教育,毕业后找到合适的工作,在工作中得到用人单位以及社会好评。而要做到这些,师资队伍很关键。大学需要一大批安心教学、潜心教学的教师。他们应该热衷于研究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学生特点,把每一堂课当作自己的“作品”,使学生乐意听,且收获大。

大学如何营造良好的 “教育生态”?教育专家指出,大学要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顶天立地”式教师评价体系。既要支持教师“顶天”,承接国家重要科研项目,做出重要科研成就;又要鼓励广大教师“立地”,专注教学,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学校资源分配应向他们中的优秀者倾斜,让他们感受到尊重与承认。部分大学校长呼吁,希望人事部门在某些方面给予“松绑”,使大学在设置评价体系方面有更大自主权。


(来源:《解放日报》 2010年1月24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