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海测师生参与救治野生鲟

发布日期:2017-06-16 责任编辑:蔡霞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1128设置

6月15日,我校海洋科学学院海洋测绘专业师生在临港世纪塘外围开展滩涂测绘实习的时候,意外发现一条鱼搁浅在泥滩上。因疑似中华鲟,出于保护珍稀野生动物意识,师生们立刻展开现场保护和临时救治,并立即联系浦东边防武警、渔政局部门和崇明岛中华鲟保护基地相关负责人。

海测专业师生紧急救援搁浅的野生鲟

鲟是一亿五千万年前中生代留下的稀有古代鱼类。中华鲟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活化石,有“水中大熊猫”之称。其种群数量已日趋减少,2013年专家们32年来首次未监测到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为使这种中国特产的“活化石”免遭灭顶之灾,有关部门已把中华鲟列为保护对象。

据教师朱卫东介绍,大概在15日上午8点30分,两位同学正在进行滩涂测量,突然在泥滩发现了一条奄奄一息翻着白肚子的奇怪生物,学生第一时间通知了现场指导教师,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马上保护了现场,并对疑似中华鲟的生物进行了简单救援。为防止晒伤,一位女同学将自己的随身携带的丝巾取下覆盖在该鱼身上,并且站在太阳底下为它撑伞,往它身上浇水。后配合浦东边防支队武警以及渔政局工作人员对鲟鱼实施了进一步救治,维持其生命体征。不久后长江中华鲟湿地自然保护区派遣工作人员赶到,在大家的配合下完成了转移工作。目前该生物生命体征良好。最终,这条疑似中华鲟的生物被送往上海长江口中华鲟湿地自然保护区进行鉴定和检查。鉴定后,确定为杂交鲟。

鱼被发现时已奄奄一息

师生与渔政局、边防武警等相关工作人员开展救助

本次参与救助的系我校海洋技术专业(海洋测绘方向)师生。该专业自2007年开始招生以来,面向行业单位的迫切需求,不断加强工程测量、大地测量、海道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遥感以及海图编制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毕业生能力出众,每年就业率接近100%,目前毕业生已遍布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海监支队、极地中心)、交通部航道工程局、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上海海事测绘中心、各省市勘察测绘院、地方海洋局或海事局等行业主要单位。同时,依托上海海洋大学成立的上海市河口海洋测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拓展了海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平台建设,增进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海洋科学和海洋技术是我校特色专业之一,注重实践教学,为本科生设置了多种野外实习课程,目的就是为了在海上、近海、滩涂的实践过程中增加对专业知识和海洋精神的认识。本次救捞活动是海洋测绘方向实习课程中的一个插曲,充分体现了我校学生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经过这次救助,学生们进一步加强了学习海洋、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学生们说,保护珍稀野生动物是大学生应该做的,作为上海海洋大学的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更需要一颗热爱海洋、保护海洋、回报社会的心。

(撰稿 摄影:栾奎峰 王建雄)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