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上海援藏:高原之上更要有高峰

发布日期:2017-06-21 责任编辑:蔡霞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1167设置

那么远,这么近,上海与日喀则虽远隔千山万水,但“援藏”二字让两地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一年前的今天,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干部抵达日喀则市,一年来,援藏干部们不忘初心、快乐援藏、不辱使命、建功高原,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氧气稀少,工作不少”“高原之上更要有高峰”,援藏干部们全心全意为当地百姓服务,在精准扶贫中取得了一个个令人瞩目的成绩。

图说:鸟瞰日喀则市区。方翔 摄

改变理念

温度再合适石头也孵不出鸡仔

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干部联络组组长、总领队倪俊南表示,一年来,全体援藏干部人才克服高原反应等身体不适,迅速进入工作状态。联络组和5个联络小组、“组团式”医疗和教育工作队,明确了“1221”的援藏总体思路(即聚焦一个目标打赢脱贫攻坚战,支持发展文化和旅游两大产业,提升教育、卫生两大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加快建设一个园区珠峰试验区),各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圆满完成了日喀则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合办珠峰文化旅游节等重大任务。

“我们发现,西藏最缺的不是钱,而是理念、管理和人才。所以,我们深入学习习总书记扶贫思想,突出智力援建,提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扶贫须扶制’。”上海援藏干部、江孜县委常务副书记王高安说,“我们通过产业发展来富民强县,用产业发展来确保农牧民脱贫不返贫。”

“再合适的温度也不能使石头孵出鸡仔。”在王高安看来,只有从援建项目入手,建立农牧民参与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牧民脱贫致富。

41岁的巴桑顿珠是江孜县江热乡热旦岗村的一位农民,全家共有10口人。原先外出打工,年收入约有1万元。前两年,在县里的支持下开始种植菌菇,去年的年收入已经达到了8万元。今年,巴桑顿珠准备扩大菌菇的种植,打造菌菇种植基地,带动村里的乡亲们一起致富,但资金成为了最大的问题。获知了巴桑顿珠的创业愿望之后,江孜联络小组引导巴顿成立了食用菌种植合作社,投入援藏资金50万元,协调科技局投入科技扶持资金110万元,并帮助他贷款150万元,加上巴桑顿珠自己筹措的80万元资金,整个项目顺利地启动起来。据介绍,投入的50万元援藏资金并不是简单直接给钱,而是通过带动就业以及给没有就业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的方式,实现既助推实体产业发展,又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的“双赢”目标。

事实上,如何用好援藏资金成为了不少援藏干部思考的问题。“亚东鲑鱼养殖业作为亚东县重点发展产业,我们准备第一批投入1100万元,在下司马镇唐嘎布建设鲑鱼养殖基地,该项目实施后,每年净产值可以达到400万元,能使项目区24户59人原建档立卡户增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上海援藏干部、亚东县委常委、副县长张军说。

“亚东鲑鱼繁殖基地是2015年12月正式投入使用的,经过一年的时间,目前已经繁育出30余万尾鱼苗价值600余万元。”亚东鲑鱼繁育基地技术领导小组副组长拉巴罗丹说,“下一步,上亚东乡、下司马镇、下亚东乡养殖基地正式投入使用时,我们将从基地选派农牧技术骨干专门指导,还将给当地群众免费提供鱼苗和饲料,直至养殖基地能够成熟运行。”

来自亚东县切马村的拉吉到鲑鱼养殖基地已经有半年了,“我们在这里‘以工代训’,不仅有工资拿,而且学成之后,基地还会提供鱼苗和饲料给我们,未来还可以通过合作社方式销售。”

“今年9月,上海市民就有机会吃到亚东鲑鱼了。”上海援藏干部、亚东县发改委副主任许冰说,“我们计划9月在上海建立亚东鲑鱼的销售点,10月在上海建立亚东特产的销售中心,到时候像亚东木耳等特色农产品就可以与上海市民见面了,这不仅将丰富上海市民的餐桌,更重要的是能够让产业与市场相结合,更好地惠及亚东的发展。”

拉孜是318国道和219国道的必经之路。“我们利用‘智慧拉孜’社会管理综合平台,实现扶贫工作任务网格化管理,并逐乡逐村制定实施方案,把任务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上海援藏干部、拉孜县委副书记施忠民说,“同时,逐片绘制分布图、规划图和时间表,依据时间、节点扎实推进。我们在援藏项目确定上,既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不仅在产业调整、人才培训方面投入;也要在思路转变,观念更新中探索。通过积极支援城市四大中心综合建设,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从而确保全面脱贫任务完成。”

据施忠民介绍,目前援藏项目    “智慧校园”项目和县中学乒羽馆已开始动工,教育和卫生业务骨干“走出去”赴上海培训已分别圆满结束,县人民医院“创二甲”医院工作全面启动,中心综合大楼已进入开工阶段,其它援藏项目也在积极稳步推进。

图说:巴桑顿珠介绍菌菇种植。方翔 摄

医疗援藏

从“输血”到“造血”传递爱心接力棒

关注民生,惠泽百姓,是上海援藏一直以来的一项重点工作。在高原地区,不少的“高原病”“特色病”让老百姓丧失劳动力,并由此致贫。因而,在上海的援藏工作中,医疗也成为了一个重点。从“输血”到“造血”,上海医疗专家前赴后继,承载着满满爱心的接力棒,在开满格桑花的青藏高原上,不断传递着。

“我们以上海三甲医院包科的方式,加强学科建设,以‘高原病’和‘特色病’为抓手,精心打造医院品牌,筹建日喀则市上海临床医学中心。我们在近期就启动了包虫病的筛查工作。作为一种高原常发的寄生虫病,包虫病对于百姓的伤害是非常大的,甚至有生命危险。长期以来,包虫病在西藏被称为‘虫癌’。我们近期就进行了西藏自治区的首例肝包虫病手术。”上海援藏干部、上海“组团式”医疗工作队队长(3年期)、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张浩说,“一年来,我们开展了临床医疗新技术118项,拓展和增补了医院的技术范畴,如红细胞单采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喉全切加颈部淋巴术清扫治疗喉癌、颅内动脉瘤切除术,颈椎骨折伴椎管狭管切开减压复位前、后路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高位骨折,VSD负压引流技术治疗久治创面不愈等。”

在日喀则地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发病率特别高,它会导致一系列头痛、头晕、疲乏、胸闷气促、睡眠障碍、食欲不振、记忆减退、精神不集中等临床症状,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严重时甚至诱发肺动脉栓塞、外周动脉栓塞、脑梗塞、心肌梗塞等致命并发症。多年以来,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一直局限于吸氧、活血化瘀、静脉放血等治疗,疗效一直不尽如人意,异常升高的红细胞很难有效控制到安全范围。上海第二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朱骏医生和他的团队,开拓性的在全球首次运用红细胞单采术来控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体内异常升高的红细胞。

“不少患者高兴地发现,困扰他们多年的头晕头痛、胸闷气促、疲乏无力、食欲不振、失眠健忘、面色紫黯、唇舌紫绀等症状,也在术后快速减轻和消除,久违的健康感觉终于回来了。”朱骏说,“一位老伯在术后兴奋地表示,好像回到了20岁。现在我的徒弟均已能熟练操作‘红细胞单采’,我希望这项技术能够造福更多当地老百姓。”

复旦大学妇产科医院李儒芝副主任医师是首批“组团式”援藏专家队伍中的一员,他发现在西藏地区的医疗检查手段相对欠缺,以其他城市早已普及的妇科宫颈癌筛查为例,当地甚至连最基础的巴氏涂片筛查都无法开展,因而,根本无法有效筛查出宫颈癌,并进行前期干预治疗。李儒芝医生回沪后,援藏的接力棒传递到新的一批医生的手中,他反复叮嘱后去的同事们,一定要前赴后继,尽最大的努力。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王超副主任医师,跟随第二批援藏队伍来到了日喀则。作为病理科医生,王超医生在细胞学阅片方面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不久之前,一位当地年轻女性前往日喀则人民医院就诊,王超医生通过巴氏涂片的方式,确诊其患有早期宫颈癌病变,而早期病变是可以通过有效治疗治愈的,这位患者由此获得了生的希望。

上海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周浩如主治医师也随同第二批援藏队伍来到了日喀则,他和王超医生,以及其他援藏医生一起,通过带教、指导、培训等多种方法,规范了当地的妇产科应急流程,把先进的诊疗技术带到了当地,为医院培养出了“带不走”的专家。

“援疆、援藏是我登顶人生高度的天路。”上海援藏干部、江孜县卫生局副局长、江孜县人民医院院长侯坤说。2012年7月到2013年12月,侯坤执行援疆任务。去年6月,侯坤又开始3年期援藏工作,“事实上,来自各个渠道援建的医疗设施并不少,因为没有人会用,很多都闲置了。像微压软体舱、常压饱和吸氧装置等设备,与我一起过来的樊聪慧和刘怡两位医师出身急诊科室,对高压氧舱非常了解,于是重新组织了设备,并培训人员,开发出一个因地制宜的‘氧疗中心’。去年11月下旬,‘氧疗中心’正式对外服务。江孜是全国的旅游历史名城,每年游客络绎不绝,对高原氧疗的需求特别强。‘氧疗中心’的建立,可以让更多游客在江孜得到好的服务。”

图说:即将落成的日喀则市上海临床医学中心。方翔 摄

教育援藏

一个孩子都不能放弃

“经济越发达的地方,教育程度越高。扶贫先‘扶智’,越重视教育的地方越容易脱贫。”上海“组团式”教育工作队队长、日喀则市教育局副局长、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校长傅欣说,“这里的孩子都非常热爱学习,我们的目标是:任何一个孩子都不能放弃”

据傅欣介绍,上海的第一批“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教师共40名,由承担对口援藏任务的浦东、普陀、徐汇、杨浦、松江等5区选派。他们将在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开展支教工作,其中4名教育管理干部将援藏3年,其余教师将开展为期一年的援藏教学工作。4名教育管理干部去年6月18日随本市第八批援藏干部先期进藏。40名教师中,第一批援藏教师平均年龄36.2岁,最大年龄54岁,最小年龄24岁,党员教师20名,中级职称教师26人,高级职称教师6人。

“日喀则上海实验学校是西藏治区唯一一所12 年一贯制的学校,该校由上海市对口支援。上海实验学校要建设‘1+5+X’远程教育资源共享平台,‘1’是指上海实验学校,‘5’是上海对口支援的五县,‘X’是指上海的若干所教育单位。当然,该平台能为日喀则市更多的学校所用。”傅欣说,“我觉得组团式援藏教师队伍,能够缓解学校短时间的、局部的师资紧缺问题,但是,主要工作一定是做带动和培训本地教师的事,留下一支带不走的优秀师资,这样方能持续地促进西藏教育内涵式发展。”

作为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副校长、党总支副书记陈前进藏不久,就策划组织了上海援藏教师在当地福利院的周末公益课堂项目,为福利院的孤儿送去亲情、课程和爱心物资。为了改变单纯给钱的扶贫方式,他到学校对口的仁布县的两个乡,和乡干部、村干部、农民一起商议,最后,提出了操作性很强的“三增”扶贫模式(农牧产品增收计划、产品收购增值计划、扶贫过程宣传增效计划),得到大家的一致赞成。

上海实验学校和上海对口支援的江孜中学、拉孜中学、亚东中学等前有共建协议,组团式教育援藏队伍的干部和骨干师资到县里去调研、指导、开设讲座、共同教研、分享校本教材等。而对口支援的这些学校也有不少创新的做法。

“有人对你心目中的中国‘新四大发明’做过调查,‘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的支持率最高。对于西藏亚东中学的学生来说,这‘新四大发明’部分学生可能还没有听说过,更谈不上享用过这些新型高科技。”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干部、亚东中学校长梁昌明说,“在普陀区教育局、援藏亚东小组成员的支持和帮助下,亚东中学重点培养学生科技素养,体验科创乐趣,打造教育援藏亮点,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思想逐步浸润孩子的创新思维。去年7月,西藏第一所中学机器人和3D打印创新实验室——亚东县中学创新实验室开张了。至今,通过网络课堂,对学生进行了每周一次课的培训,各有400多人次的学生接受机器人常识、组装、调试、程序设计等体验式培训。去年12月13日,6位从未出过亚东的学生首次代表西藏唯一的一家学校参加上海市未来工程师大赛,经过3天的紧张比赛取得好成绩,5位学生全部获奖,其中2位学生获得上海市三等奖。”  

图说:日喀则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参观日喀则上海实验学校。方翔 摄

精准扶贫

萨迦县150余人脱贫

“明年你们到定日的时候,就可以看到一个现代化的生态智慧农业园区了。”上海援藏干部、定日县常务副书记何劲峰说,“最近,定日县人民政府与上海垒圣实业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这是援藏定日联络小组成功引进的第一家落户企业。并将成为西藏自治区第一家水培技术的蔬菜公司。整个园区规划450亩,其中水培蔬菜的面积为50亩,今年年底能种植出蔬菜,同时我们计划在明年推出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种苗研发等功能于体的80亩综合体,不仅将成为定日的又一个景点,更可以为定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

何劲峰曾经六次报名援藏,终于在去年圆了自己的心愿,“定日县是一个农牧为主的贫困县,只有一家珠峰冰川矿泉水厂。目前除了上海垒圣之外,我们也在与天喔食品接洽,目前也达成了初步的协议,把西藏特色农产品通过现代化加工带给更多的消费者。定日县主要出产黑枸杞、黑土豆和红土豆,我们与松江企业对接,在上海有了展示空间。同时,我们也与日喀则的学校对接,通过补贴运输费,将特色土豆运到学校,既帮助了农民,也让学生们能够吃得更好。”

上海援藏萨迦联络小组进藏以来,围绕产业扶贫、精准扶贫开展了大量调研工作,走遍了全县11个乡镇80多个点,组织召开了20多个座谈会,从各乡镇和各市直单位报送的200多个项目中,精心选择了吉定镇水泥制品厂、萨迦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麻布加乡农产品加工厂等项目作为精准扶贫的优先项目,将吉定镇水泥制品厂作为首批援藏产业扶贫项目重点推进实施,确保年内竣工投入使用。

 “现在我们的唐卡供不应求,连家里的唐卡都已经卖完了。”萨迦县一家唐卡艺术传播公司负责人次旦旺拉说。

据上海援藏干部、萨迦县常务副书记吕真昌介绍,上海援藏萨迦联络小组统筹安排了3个产业发展项目,投资将近5000万元,其中援藏投资950万元,建立萨迦县吉定镇水泥制品厂,推动萨迦县工业建材也加快发展,直接带动当地40户150余人实现精准脱贫;二是援藏投资3800万元,建设萨迦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项目和萨迦县吉定镇冲达村旅游基础设施项目,提升萨迦县文化旅游产业的服务接待能力,优化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环境,带动当地居民实现脱贫致富。

记者手记>>

快乐援藏“新常态”

吃饭加辣子,出门戴帽子;写稿拖管子(吸氧),走路老头子;夏天盖被子,踢球没胆子;打牌找乐子,练拳学样子;白天想孩子,晚上念娘子;上班迈步子(步行),下班端盘子(自助餐);缺氧坏脑子,打牌怪路子;助学帮孩子,善举留印子;工作挑担子,干活磨性子;勤克坏分子,兄弟一家子;援藏算日子,交出新卷子;一百零九子,修成真汉子!

在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干部中,流传着这样一首顺口溜。在日喀则,上海的援藏干部就像是亲兄弟一样,平时都是以兄弟相称,他们努力营造一种坦诚相待、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良好工作氛围,在援藏工作中无私奉献。

援藏苦不苦,高原反应对于每个人都是一种考验。但是援藏干部们更愿意用“快乐”二字来形容自己的援藏工作、学习和生活。离开繁华上海,来到日喀则,不仅需要足够的勇气,更需要对于事业的热情。

在日喀则,援藏干部们的节奏和上海没有区别,并带动当地工作人员的节奏;在日喀则,援藏干部和藏族兄弟姐妹一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日喀则,援藏干部们咬紧扶贫攻坚目标不放松,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够早日摆脱贫困,共同走上小康道路。

(来源:《新民晚报》,2017年6月19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