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学校为新生设计5种宿舍样板间

发布日期:2017-09-11 责任编辑:蔡霞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1062设置

(记者 刘昕璐)上周末,上海交大、同济大学、华东理工、海洋大学等陆续迎来2017级新生报到,开启为新生的贴心“护航”。由中俄两国高校联手打造的顶尖空天科技英才联合培养项目,也在这个金秋于交大校园里迎来第一批29名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在昨天举行的上海交通大学2017级新生开学典礼上,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忠钦寄语新生:“立一等志向,成一等人才”。

校长寄语:立一等志向,成一等人才

林忠钦对新入学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分别提出了要求。他希望本科生们珍惜在交大百年名校学习的机会,对自己提出新的人生目标,掌握探究新知识的方法,找到热爱的学术方向,成长为具有无穷潜力的优秀人才;希望硕士生们能研究生阶段要培养学术专长,学会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成为最受行业欢迎的业务骨干和冉冉升起的学术新星;对博士生则要树立远大的科学志向,要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新的学术思想,为国家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林忠钦对2017级全体新入学的学生提出“‘自省’的自觉、‘求真’的精神、‘一等’的追求”三个建议。

林忠钦说,大学是一生中极其宝贵的成长阶段,不仅意味着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拓展与提高,更意味着智慧和心灵的启迪,精神和人格的树立。

他希望2017级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都能通过三重历练。第一重,能以“归零”的心态进行自我审视,这是心理成熟的标志;第二重,能以“求真”的精神透过表面现象抓住本质问题,这是思维成熟的标志;第三重,能以“一等”的理想伴随终生,这是价值成熟的标志。林忠钦祝愿2017级全体新生能在交大有所悟、有所得、有所成! 以青春为马,与时代共进!

三胞胎中“豪杰”兄弟成为新交大人

开学典礼上播放的原创视频《爸妈》,讲述了交大三胞胎兄弟新生和他们父母的故事。

在湖南省衡东县的一个普通家庭,有这样的三胞胎兄弟——老二殷杰和老三殷豪在今年的高考中成绩优异,双双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的工科试验班,老大殷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被广东省一所一本高校录取。

“豪杰”兄弟从小就很自觉,学习成绩优异,不需要父母操什么心。他们高中就读于县城高中的重点班,平时读书非常刻苦,早上6点起床,晚上放学回家还会自习到很晚。付出总有收获,两兄弟成绩一直在年级名列前茅,“豪杰”二人还曾获得物理竞赛省三等奖,数理化能力展示活动数学省一等奖等奖项。

关于对这三个优秀的孩子的教育,兄弟们的母亲骄傲而欣慰地谈到,三个儿子都很自立,不怎么让父母操心。孩子多、负担重,夫妻俩又都忙于工作,孩子们一两岁时家中老人帮忙照顾,四岁时便开始自己照顾自己,所以孩子们的自立能力都很强。兄弟俩都很有主见,填志愿之类的大事一般自行决定,或兄弟之间相互讨论。他们一直以来很向往上海这座城市,结合自己的兴趣,综合考虑最后报考了上海交大的工科试验班。

当被问起对大学生活的规划,“豪杰”兄弟表示,希望在大学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努力,成为品学兼优的人。他们均表示自己对科研感兴趣,未来希望有机会对感兴趣的领域深入研究,投身科研工作。兄弟俩谦虚地谈到,能够进入交大感到很幸运,自身尚有不足之处,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要不断完善,在四年后成就更加优秀的自己。

空天科技英才项目迎首批俄罗斯留学新生

由两国顶尖高校联手打造的顶尖空天科技英才联合培养项目,也在这个金秋迎来第一批29名来自俄罗斯的新生。

上海交大校长、党委副书记林忠钦介绍:“上海交大和莫斯科航空学院在航空航天人才培养方面都具有深厚底蕴,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中俄宽体客机项目合作背景下,我们联合中国商飞、中国航发等企业,探索人才培养校企深度融合、国际化新模式。”

29名交大-莫航双硕士学位俄罗斯新生在暑假参加了上海交通大学中俄联合研究院的国际暑期学校,藉由交大老师的悉心讲解和在交大校园里的短期生活,了解中国、读懂中国,认识交大、学在交大、住在交大,这也帮助他们完成了在交大开始学院的入学准备和适应,对学院发展、校园建设、生活塑造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与憧憬。

据悉,交大莫航中俄联合研究院的双硕士项目并不按照传统的“把国外的课程照搬过来、定期组织学生互访交流”的“套路”,而是中俄学生共同编班,同堂全英文授课,同期实习,打造真正的国际化课堂,该联合培养始终强调课程学习和科研实践的全程融合。根据双方约定,双硕士项目将每年招收中俄学生各半。

“我的寝室我做主”新生DIY宿舍令人亮眼

大学宿舍,是满载知识归来的休憩处,是不断向学术巅峰攀登的供给地,是室友们互相加油鼓劲的加油站。为迎接新生们的到来,上海交大生活园区今年开展了样板房改造的活动,让不少新生看罢之后怦然心动。

田园风、温馨风、中国风、海军风、运动风……学校设计了5种风格的宿舍样板间,五间样板房各有特色。东15栋,118宿舍是田园风,进门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绿意;东16栋,123宿舍为温馨风,满眼的粉红元素,征服所有的少女心;东17栋,105宿舍是运动风,阳光朝气是这间的主打词;东18栋,118宿舍是中国风,古典素雅的气质如一位温婉的美人;东19栋,128宿舍是海军风,水手扬帆,踏步蓝色的海洋。

一个家得先有一个主题,彰显特色,否则杂乱无章,会显凌乱。生活园区斟酌再三,选用了以上五个主题,涵盖范围尽可能广泛,但也有限,算是抛砖引玉,期待同学们发挥想象力打造别致宜居、丰富整洁、舒适独特的生活空间。

在具体实施时,细节处也体现着交大的用心和温暖。颜色的选择也起到关键作用,蓝色宁静沉稳,粉色温馨可爱,黄色明亮温暖,绿色纯净自然。各类墙贴不仅有装饰作用,还有实用性,例如照片墙记录宿舍生活的点滴。

摆件则为宿舍增添了许多小趣味。收纳盒将物品分类摆放,台灯能增加书桌旁的光线,在寝室也能打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而绿色植物则能为整个宿舍带来更多生命气息。

上海交大生活园区管理中心副主任苏鏐鏐说,样板间是通过招募园区的学生骨干设计,并在闵行校区东区宿舍楼里挑选寝室进行改造的,希望为新生提供一点宿舍改造的灵感和小建议,鼓励大家动手进行软装方面的DIY,营造家的氛围,早日适应大学生活的节奏,为梦想助力。

[相关新闻]

海洋大学挂上创意“迎新道旗”

常言道:“人未到,声先至”。上海海洋大学2017级新生们在前天入校报到时对这句话有着切身感受。他们还未踏进校门,老师们早已在学校各大迎新点上竖起的道旗,而道旗的内容都出自新生之口。

“我们在易班网上了解到学校‘迎新道旗我做主’的征集语活动,虽然对大学还没有切身的体会,但我们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憧憬和希望,”该校外国语学院新生刘冰青说。

刘冰青的“风里,雨里,海大等你”入选了。除了这类抒情类的,还有不少励志类的,如“路遥知马力,莫忘少年心”,食品学院的新生还没有踏入校园,就已融进了这个集体:“时光荏苒,‘食’不我待”“‘食’时‘科’刻,不忘初心”等。

“标语本来就是给新生看的,我们带着青春的向往,来到梦想中的校园。这些创意标语寥寥数字,但却触动了我们的心弦,非常亲切”,食品学院新生吴奇说。

早在8月份,上海海洋大学就在易班上发起了“迎新道旗我做主”的活动。短短的一个月内,征集了新生自 己创作的标语700余条。他们从中挑选了50余条,制作了50余个道旗,竖立在迎新大道上。

“我们在校园内布置这样的道旗,是为了帮助新生构建海大归属感和校园主人翁意识。”学生工作处(部)处长罗汝坤说。

另外,为保证新生能够尽快认识并熟悉自己的辅导员,让新生辅导员在新生入校前即可开展新生入学适应教育,告知入学须知,上海海洋大学易班发展中心首次开展了新生辅导员寄语视频录制活动,并在易班2017新生学院平台发布,让新生未入校先认识辅导员;在没有见面之前,先感受海大之爱。

视频包括了自我介绍、新生入学需知、大学适应等内容,更展现了辅导员的殷殷教导和人文关怀。新生们纷纷在视频下面留言:“好喜欢辅导员们”“好亲民”等。

“这些温情的迎新活动,不仅可以反映一所大学的文化理念,甚至在大学毕业多年后仍可以记忆犹新、津津乐道,有时还会对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深远的影响。”罗汝坤说。

(来源:青年报,2017年9月11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