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晨报:三季吃蟹的老惯例被养殖专家打破了 市民明年春天照样可吃到大闸蟹

发布日期:2017-12-25 责任编辑:蔡霞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200设置

(记者谢克伟)俗话说“秋风起蟹脚痒”,每年一进入秋天,市民都会盼着“九雌十雄”大闸蟹,而七八月份则是“六月黄”上市季,四至六月,特别是五六月份则是大闸蟹上市的空档期。不过,明年可不一样了。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大闸蟹养殖专家成永旭教授透露,现有技术已经将仅能秋夏冬三季上市的大闸蟹(包括“六月黄”)变成全年上市。明年四至六月间市民也可以吃到大闸蟹了。

年末尚余二三成大闸蟹

今年进入12月份,就过了所谓的“九雌十雄”的吃蟹最好时间段。权威预测今年大闸蟹养殖总产量在80万吨左右,中国高级水产工程师杨维龙和中国渔业协会水产商贸分会执行会长葛锦海认为,今年到12月底,估计大闸蟹销售了总量的七至八成,还留二至三成有待出手。两位水产专家认为,全国大闸蟹产量已经基本饱和,这两年各地采用了种种办法,消化已有养殖大闸蟹。

余下的大闸蟹处理办法多种多样,首先,养殖户会将余下部分一至三两的蟹做蟹粉,供市场上家庭、餐馆等做馅、炒菜之用;余下二至三两蟹除了上餐桌,还被用来做成糟蟹、醉蟹、蟹糊等,在市场上销售。而四两及以上的蟹,大多数养殖企业会在春节最后一波的推销时,销售活蟹。

三种养殖法育“春蟹”

据记者了解,除了深加工产品、在春节前后销售之外,多地还在研究延长大闸蟹销售时间等办法,目前主要采用三种养殖法,让市民在四至六月间照吃大闸蟹。

降温技术法。安徽巢湖一家大闸蟹养殖户在巢湖之滨、扬子江畔建起了生态园,其水域面积超过千亩,并建有控温暂养大棚,以及100多亩的暂养净水池、多套套“地温控制仪”。该养殖基地告诉记者,“河蟹控温暂养”技术,使用控温设施,让过了春节的大闸蟹依然生长在低温(2-6℃范围内)环境里、处于冬眠状态,这样,大闸蟹就不会过多消耗体能,保持其肥美度。采用“河蟹控温暂养”技术后,预计每年5月前后可向市场提供螃蟹50000公斤。上海属于供应地之一。

囤养法。延长大闸蟹上市时间的另一种方法是囤养法,该办法采用室外池塘网箱囤养或采用水泥池设施等短期囤养。池塘囤养就是把大闸蟹捕捞上来后(最好育肥之后),雌雄分开,放在网箱里,置于1.5米深处,适当投喂饵料,维持蟹的肥满度,直到水温降低到6℃以下。经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大闸蟹养殖专家成永旭教授采用育肥技术,即在生殖脱壳前就强化育肥(颗粒饲料),在囤养过程中雌雄分开,合适的温度下保证适当的饵料投喂,已经将黄河口大闸蟹上市时间延迟到翌年的4月底。另一项研究就是在黄河口进行大闸蟹“早熟”和“晚熟”品系的选育,使得黄河口的大闸蟹能“提前”和“延迟上市”。  养殖三年成熟蟹。青海和内蒙天气寒冷,成永旭带领的团队把大闸蟹(中华绒螯蟹)引进到青海和内蒙内陆湖养殖,开展研究已经两年,明年进入第三年。大闸蟹在长江和黄河口养殖期是两年,而在青海和内蒙养殖时间是三年,其捕捞可以从五月开始,这样到八月都有上市,那个时间段恰巧是上海大闸蟹上市的空档期,目前已经养殖成功,明年五至八月就可以上市。  反季节蟹口味照样好

延长销售时间后,或从青海和内蒙远道搬过来,这样的蟹好吃吗?填补了吃蟹空档之后,市民关心的一是蟹的价格,二是蟹的好吃程度。据记者了解,延长大闸蟹销售时间后,由于采用了低温技术等,养蟹的成本会增加,蟹的死亡率增加,养蟹风险增加,价格肯定会有所上涨。当然,养殖和管理水平也决定着成本。黄河口大闸蟹,由于大闸蟹主要依靠自然环境生长,成本上涨有限,价格不会大涨。

至于口感等,杨维龙认为,大闸蟹质量好坏,取决于蟹种的质量、养殖环境、投喂成本和全过程的管理水平。在相同的环境和气候条件下,如果其他方面不跟上,再好的环境也养不出好螃蟹。相反,有些地方通过改善生态环境,注重蟹种的质量和全过程的科学养殖,也能养出高质量的大闸蟹。  成永旭认为,大闸蟹通过控温延长至四至六月上市,以及在五至八月上市的青海和内蒙养殖大闸蟹,关键要看质量控制的情况,如果采用好的颗粒饲料,温度控制得当,管理水平到位,蟹的总体质量、品质不会降低。当然,大闸蟹最好吃的时间段应该还是“九雌十雄”。

(来源:《新闻晨报》,2017年12月25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