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报:两会声音|海洋人才如何炼成?大学校长“炼宝”有心得

发布日期:2018-03-19 责任编辑: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556设置

3月1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回答记者提问。记者会上,陈宝生谈到了很多目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包括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培训机构广告满天飞,超大班额,以及高等教育。

作为海洋人,我们更关心的,自然是海洋高等教育。

当前,我国海洋高等教育得到较快发展,但人才总量不足、区域发展不均衡、学科专业结构不合理、学科设置同质化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如何主动利用人才、资源等方面优势,回应社会需求、服务国家战略,成为一道课题,也成为两会期间教育界委员热议的话题。

国家需求激活海洋人才“富矿”

在很多人心里,上海海洋大学只是一所普通的大学。

某次分享会上,一位老师谈起,曾有学生问他,为什么像他这么牛的老师会选择在海洋高校教书?这位老师泪洒现场。他哽咽着说:“如果你熟悉这个学校的历史,你就会为她感到自豪。”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海洋大学校长程裕东回忆起这个情节,无限感慨。

1904年,为抵御侵渔、维护海权,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主张“渔权即海权”,向清廷倡议创办水产学校。后经黄炎培襄助和首任校长张镠竭力筹措,于1912年,在上海吴淞正式创建江苏省立水产学校。创校至今,几代上海海洋大学人始不忘“渔界所至,海权所在”的使命,成就了今天该校入选国家“双一流”、水产学科全球排名第四的成绩。

程裕东说,上海海洋大学一直希望师生们把论文写在世界的大洋大海和祖国的江河湖泊上,为国家生态文明、海洋强国和“一带一路”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为上海海洋大学校长程裕东委员

和程裕东一样,张凤宝委员也深感高校专业设置要适应、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人才培养要紧跟国家战略的需要。

天津大学副校长张凤宝委员

张凤宝是天津大学副校长。他介绍说,天津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2015年创办了海洋科学类专业。但海洋科学专业性强,对师资、科研实验室条件要求更高,因此目前招生规模较小,还在不断地探索中。“随着加快海洋强国建设目标的提出,海洋教育开始进入大发展时期。”张凤宝坦言,与专业海洋高校相比,天津大学在海洋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上还得快马加鞭,加大相关投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引导,培养他们热爱海洋、热爱专业,增强他们对专业的认同。

海洋教育应树立大海洋观

“目前,高等教育海洋学科设置还是比较薄弱。”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城市学院校长刘林直言,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海洋教育受限于地域条件。一直以来,人们对海洋专业理解具有局限性,普遍认为只有沿海地区才能开设海洋专业。事实上,有些专业跟地域关系不大,不应只局限在沿海的一些大学,只要符合条件,任何高校都可以开设相关专业。其二,跟有关部门和地方对涉海高等教育重视程度有关系。在人才培养上,高等教育近几年才逐渐有了向海洋领域倾斜的趋势。

“各高校应树立大海洋观,把海洋教育与体育、文化、旅游等专业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海洋领域复合型人才。”虽然学校不沿江不临海,刘林说起海洋教育却头头是道。

北京城市学院校长刘林委员

作为一名民办大学校长,刘林有丰富的办学经验。不同于公办高校,民办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的就业问题,因为就业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源。在就业方向上,刘林认为,不应只局限在传统的渔业、船舶制造业等领域,还要将目光聚焦在海洋旅游、海洋体育等新兴领域。“教育和产业是互相促进的,海洋教育事业只有从人的消费需求和产业需求上做文章,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海洋专业人才。”

在这方面,上海海洋大学作出了示范。程裕东介绍说,该校体育教育专业较有特色,有摆浪、桅杆等训练科目,还有各种各样适用于海上健身的专业设备。“我们发展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海洋人才的培养。”

海洋教育发展任重道远

海洋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研究实践的条件又较为局限和艰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关学科的发展。采访中,几位委员也都认为,海洋高等教育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程裕东说:“归根到底,教育还是要回归本源。学科建设还是千方百计地集中培养学生,使其能够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海洋专业实践性很强,相对艰苦,在程裕东看来,这也影响了学生对职业的选择。“这是不可避免的。”然而,这种选择如果不加以引导,势必会影响深远。今天的高校学生,未来都将是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学识、价值观甚至会影响国家的未来。因此,海洋专业教育,在教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海洋意识,提升他们的职业荣誉感。

在推动海洋高等教育方面,刘林认为,从学校方面来说,要把海洋知识、海洋文化、海洋法律等课程纳入通识教育体系,强化学生对海洋的认知和海洋领土的认识。还应大力发展特色海洋专业,积极培养海洋领域的短缺人才。“通过学历教育或培训,培养海洋科技人才、海洋救助人才等,弥补海洋人才不足的短板,为建设海洋强国做贡献。”

对大学生来说,自己的青春奋斗,也要和国家发展同频共振。

据了解,近年来国家海洋局相继与广东、辽宁、上海等省市签署共建协议,共建了广东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涉海高校,不断提高我国海洋高等教育的水平。“我坚信,在新时代,涉海高校一定能取得更好的发展。”程裕东充满信心。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