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5项目获2017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

发布日期:2018-03-24 责任编辑:刘伟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1794设置

3月23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我校共5个项目获奖,其中4项荣获2017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分别为陈新军教授领衔完成的“东黄海鲐鱼资源管理养护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赵勇教授领衔完成的“海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与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项目,王世明教授领衔完成的“多能互补海洋能集成发电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陈明教授领衔完成的“水产精细养殖物联网及数字化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1项荣获2017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为王丽卿教授领衔完成的“城市缓流河道生态治理技术与效果评价体系研究与应用”项目。

“东黄海鲐鱼资源管理养护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综合渔业资源学、物理海洋学、资源经济学等学科,围绕鲐鱼资源养护基础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重点开展生态系统动力学、资源量评估与管理策略等研究,为近海鲐鱼资源的养护和可持续利用奠定了扎实基础,丰富和发展了国内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渔业资源经济学等学科。该项目发表论文和专著等130篇(部),获得专利和软件著作权10项,为中日、中韩提供资源分析报告14份,为政府部门及有关企业编制作业渔场分布图19本,培养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研究生8名。据统计,1998-2016年累计捕捞产量62多万吨,产值34.2亿元,经济效益显著。

“海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与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项目针对海产品生物性危害因子中食源性致病菌和过敏原两大焦点、难点问题及海产品种类DNA条形码分子分型溯源技术进行攻关,系统构建了其风险检测、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新技术体系,极大提升了我国海产品的质量安全。获国家发明专利7项,发表论文181篇,制定行业和地方标准各1项。成果在沪、江、浙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及行业龙头企业推广应用,尤其多次圆满完成了上海口岸国际邮轮群体性腹泻突发事件应急检测工作,受到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表扬;受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委托,出色完成了上海市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定量风险评价;近三年来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31亿元。

“多能互补海洋能集成发电关键技术与创新应用”项目创新了获能理论和研究方法、工程开发和技术体系、应用与推广模式,解决了“海洋能资源基础信息评估查询管理-波浪能、风能和潮流能集成转换机理-直驱海洋发电设备拓扑结构机理及系统优化-整机关键零部件的材料机理和制备-多能集成电能后处理和电源管理控制-产品定型”等关键共性理论和工程技术问题,构建了符合我国海洋能资源特点的开发和推广应用体系。研究成果共发表论文532篇,被国内外他引用次数853次;授权发明专利29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01项,软件著作权9项,专著7部;获国际发明金奖等奖项33项。2014-2016年新增产值18.5亿元,新增利税3.8291亿元,创收外汇640万美元;研究成果应用于全国41家企事业单位,并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培养研究生58名,形成一支创新和业务化运行团队,社会和环境效益显著。

“水产精细养殖物联网及数字化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研究建立以零排放多级水质生态调控、养殖生态系统调控为核心的水产精细养殖物联网数字化集成平台。形成水产精细养殖生态、智能和精细管理的技术体系,构建形成水产养殖生态化智能化设施养殖集成系统,达到提高产量,保证品质和质量安全,形成良好生态绿色养殖模式的目标。项目产生发明专利6个,实用新型专利3个,软件著作权14个,软件产品通过第三方测试。项目成果通过联合企业开发产品销售产生销售收入在2个亿左右,通过承担国家农业物联网示范工程、农业部数字农业示范工程和相关省市的数字农业示范工程,在有20多个示范工程和示范点,项目收益在3个亿以上,通过项目技术的使用带动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企业带动收益在20亿以上。

“城市缓流河道生态治理技术与效果评价体系研究与应用”项目围绕河道“水质改善、系统健康、景观适宜”的目标,从河道生态治理的“前期(设计)—中期(工程)—后期(管护)”等全过程出发,在探索河道分类的基础上,对“滨岸带构建、生境塑造、水生植被恢复、水生动物控藻”等技术开展耦合研究,整合研发河岸陆域、河滨护岸、河道水体三位一体的“水岸联动”生态治理技术,形成的河道生态治理的设计指南、技术导则、维护手册、验收指标体系等规范性文件,填补了我国生态治理设计、维护等规范标准的空白,筑牢生态环境和城市安全的底线。本项目共获得授权专利28 项,发表论文70余篇。

2017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授奖272项(人)。其中,21项成果获得自然科学奖,31项成果获得技术发明奖,216项成果获得科技进步奖,2人获得国际科技合作奖。上海市市委书记李强,市长应勇等主要领导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汪歙萍应邀出席大会。

(供稿:科学技术处)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