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问政:上海海洋大学发布全球鱿鱼渔情报告,海洋战略下发出中国之声

发布日期:2018-04-16 责任编辑:蔡霞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731设置

2017年10月20日,海洋科学学院院长陈新军在上海举行的全国远洋鱿钓相关会议上发布一年一度的“2018年鱿鱼渔情评估报告”,他提供西南大西洋、秘鲁等渔场鱿鱼的下一年度数量“预告”,而各大远洋渔业企业将据此在可持续范围内制定科学捕捞计划。那么这份鱿鱼报告是怎样产生的呢?

需求促成研究,探索实现突破

怎么会研究鱿鱼?陈新军说,全球海洋中头足类渔业资源的总储量为5000万吨至1亿吨,而目前全球每年的捕捞量约360万吨,其中70%左右是鱿鱼。鱿鱼为一年生鱼类,捕捞量过低是一种浪费,捕捞量过大也可能导致海洋生物食物链的断裂,需要适度适量——从这些因素来考量,预报是可行的,也是有必要的。对海洋物候环境的监测研究,是当今海洋科学研究的必争之地。陈新军记得,几年前,远洋渔业企业有几次曾经远赴重洋,渔获却并不理想,好几次向他求助,“陈新军,能不能给个预估,让我们有备而去?”这些来自渔业第一线的需求,促成了预报这一高精尖技术的生成。

陈新军在海洋渔业遥感与GIS技术实验室

鱿鱼预报是门综合学问。不仅仅靠渔业经验更要靠现代的科学技术,根据行业和学科发展的需要,陈新军及其团队开发利用卫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新技术,开展学科交叉和集成创新,结合各鱼种的研究成果,对三大洋重要渔业资源进行了渔情预报技术研究,建立了基于3S(即海洋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专家系统)的渔情预报模型,并实现三大海域作业渔船的全覆盖;研发了集海况信息分析、渔捞日志采集、渔情预报等为一体的渔情预报系统,为提升资源渔场探测与预报能力创造条件。十八大以来,团队共发布三大洋渔情预报周报400余期,远洋渔业产值从2013年的130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166亿元,产值增长了25.38%,形成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组织领导,促进鱿钓产业

陈新军在远洋鱿钓资源与渔场的开拓和我国远洋鱿钓渔业的发展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被誉为国内远洋鱿钓行业的科技领军人物。作为项目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先后主持并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攻关课题、农业部公海渔业资源开发等重大项目40多项。取得的主要成就和贡献有:在农业部渔业局和中国远洋渔业协会支持下,带领团队先后组织实施了北太平洋、新西兰、西南大西洋、秘鲁外海和印度洋西北海域等鱿鱼类资源的开发,对其资源分布、中心渔场形成机制、海洋环境条件与资源渔场影响和钓捕技术等进行攻关,获得了一些重要研究成果,为我国在国际公海海域获取更多的海洋生物资源和优质水产品在科技上做出保障。多次受到农业部渔业局和中国远洋渔业协会的表彰。目前,我国鱿钓船达到600多艘,年产量近80多万吨,年产值80多亿元,已成为我国大农业中“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力量。

20世纪末学校开发的日本海鱿鱼钓

研究项目为国家每年创造10多亿的产值

在20多年的科学研究过程中,初步建立了一支以陈新军教授为核心、学科结构合理、攻关能力强的中青年科技团队。他们在陈新军的带领下,向国际国内研究前沿领域开展研究工作,为我国海洋渔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参与国际履约,维护海洋权益   近年来,陈新军教授带领的我校远洋鱿钓渔业履约团队承担了一系列国家履约任务,他们执行渔捞日志和港口取样计划、分析汇总远洋渔业数据、定期参加区域渔业管理组织科学与法律磋商谈判、参与相关全球性组织会议等,全面支持我国参与国际远洋渔业治理,维护我国合法远洋渔业权益。

在陈新军的带领下,履约团队全体老师用科学武器在国际谈判中争取我国海洋权益,为我国远洋鱿钓渔业发展壮大保驾护航。我国远洋渔业从1985年起步发展壮大到现在600多艘远洋渔船的规模,总产值100多亿元,生产海域遍及三大洋。履约团队充分发挥科学优势,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方针,积极参加相关国际渔业磋商与履约谈判,为我国远洋渔业可持续发展与壮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近年来,“鱿鱼预报”几乎“全中”,不仅成为国内渔业企业的规划必备,连海外的渔业加工业都可能随之产生波动,影响力不断扩大。但陈新军并未停下探索的步伐,支撑陈新军坚持研究的,是一份责任感。他说,国家大力推进实施海洋战略,作为一个海洋科技工作者,只有不断探索新技术,干得成事情、拿得出数据,才能更好地助力中国渔业企业,才能在海洋科学领域,发出更大的中国声音。

(来源:澎湃问政,2018年4月15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