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体育特色育人系列报道之四十二(赵燹潆):我的龙舟情

发布日期:2018-02-05 责任编辑:蔡霞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628设置

赵燹潆,海洋科学学院2015级海洋测绘班的学生。于2015年9月加入龙舟队,是一名右桨划手。在校两年期间获得人民奖学金三等奖2次,二等奖1次,自强奖2次,国家励志奖学金1次,两次优秀学生干部,两次优秀团员。在队两年期间,在迟教练和孙教练等老师的带领下参加多次中华龙舟大赛,以及近期已经结束的全运会。

我真切为自己大学参加了乘风龙舟社而骄傲。在龙舟队的这两年里,我不仅是在划龙舟,更是在学习勇争第一、团结一致的体育精神。我始终相信,一条船一条心,这样的龙舟才能划得快,这些人才能在比赛中稳住心,在今后的路上走得远。

我大一刚刚入学就加入了龙舟队。第一次见龙舟队训练是在2015年8月31日,那时候是为了准备比赛,龙舟队的学长学姐们都提前回到学校集训。那天也是我第一次见到龙舟。来自北方的我,很不熟悉水上运动,当时看到船上的老队员们,在用整齐的动作划着,让船在水上前进,我觉得很好看。划龙舟的动作其实看起来有些“单一”,感觉很容易的样子,这个感觉在我第一天下水划龙舟的时候,就消失了。当一开始真正拿着桨去划、去用力时,第一感觉是:不知所措,手里面的桨会带着你从水上飘过,不会用力导致拉不到水,这样船是不会走的。我算是力气大的,但是学动作学得很慢,总是会有一些小小的瑕疵,身体做不到足够协调。

经过了一两个月的学习,不断地重复动作,不断地在那条河上划,一点一点进步着,再加上健身房的力量训练,让我动作稍微熟练,能够拉到水,拉出水花,那时的我很有成就感。总是会有同学或者老师对我说:你们龙舟队是不是很累,女生能坚持下来真不容易。其实当你上了这条船,和这群人在一起时,累是肯定的,但很快乐。一周训练四次,其实时间并不多,也就这个时候,来自各个专业、各个年级的我们会就在一起,做一件事。在这里,不像是别的社团,滑滑水,我们必须要认真对待,两个教练会安排好每一次的训练计划,合理的调控,让我们可以划得更好。

每次在码头上看老队员们在水上练习时,我都会觉得他们好帅,我也想划得很好。大家都是从普通学生开始的,都没有练过体育项目,到现在能够代表上海市区参加全运会,坚持走过的每一步,都少不了教练的指导、队员相互之间的鼓励。是的,龙舟就是这样一个有魔力的项目,让这条船上的人从不相识到相知,在我的学习之余,其实时间很少,不过因为龙舟,让我结识了这些人。当上课路上这些时间,偶尔碰到,互相欢快的打招呼。还记得我的室友跟我说:怎么走到哪都有认识你的人。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说,这是龙舟队的谁谁谁,那时候我是自豪的,就像一个很厉害的人一样。

第一次参加比赛是在大一的暑假,那时候算是突然通知的。我当时在支教,接到消息时,计算了一下自己的时间,可以赶得上。当时其实很兴奋,毕竟是第一次要去参加比赛,以前都只是看着老队员们集训、比赛。那次机会其实很好,有队里面的老队员带着,那也是第一次参加集训,记忆犹新的是:很热很热。教练会根据天气来决定我们的训练时间,尽量避开高温,以免我们生病,因为在高强度训练的情况下,身体的免疫力会下降。教练也会叮嘱我们的饮食,训练的时候,两个教练会很严肃,内心还是有一些怕的,但训练结束,两个教练就会像我们的老师、朋友一样,一起开玩笑,一起聊天。集训的时候,会有一些时间是在进行比赛长度的计时,用来对比我们的训练成果。这样的对比,会让我们自己也了解自己的实力,每个人都想有突破时,自然而然这条船越来越快。

训练的时候我们有一句话:风里雨里,码头等你。我真的很喜欢这句话,事实上我们也是这样做的。在这个码头,这条河,我们让自己更加坚韧,不论训练多累,甚至在有些时候想瘫在床上时,想到那句话,内心就会有一丝波动,会有那样一种吸引,还是会走向码头,拿起桨,划龙舟。

第一次比赛,多多少少留下了遗憾,但是紧接着的几场中华龙舟大赛,让我们逐步强大起来。在接下来这一年中,我们一起经历了太多,汗水、血水、泪水。记忆最深的就是,我们女队在中华龙舟大赛——海南站时拿到了青少年女子组200米直道赛的第三名,那是比赛的第一天,也是女队在第一次拿到一个龙头,真的超级开心,在回住的地方的路上,大家可能都想一路高歌回去,但是兴奋过后,带着微笑,大家都慢慢入睡。比赛时,划的距离虽然不长,赶不上平时的训练强度,但不知道是为什么,比赛的时候总是会很累,会睡很久。每次参加完比赛,都觉得自己又成长了一些,心态会成熟一些,去参加下一次比赛时,会多一些经验。每一次计时、比赛、训练之后的总结,也让我们这条船配合得越来越默契。

当我们真正得知能够参加全运会时,一开始,真的不是很相信,毕竟我们都只是划船时间很短的大学生。不过后来开始进行集训时就慢慢稳下心了,准备预赛时,那是一段很漫长的集训,学校这边不能耽误学业,我们就每天早晨上课之前和傍晚下课之后训练。学校给予而我们很大帮助,让我们所有人都住在一起,方便训练。说实话,一开始早起,我并不适应,不过在教练和队友的互相敦促下,我们都会按时训练,当然,也是因为对龙舟的那一份热爱,我也想让自己可以划得更好,这样坚持下来也就不会觉得很难。训练一段时间过后,进入疲惫期时教练总会引导我们调整心态,让我们对自己有信心。

在东莞的预赛,第一不适应的就是炎热的天气。第一天去试水,感受到了这次比赛的艰难,压力又增加了一些,还是会想很多,会害怕。这次的预赛赛程安排得很紧密,上午下午都要比赛,尤其是第一天的500米直道赛,现在想起来还是心有余悸,因为有平时训练的20公里长度有氧训练的基础,体力上面还是有足够的支撑。教练在战术安排上也进行了一些调整,让我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很荣幸,这艰苦的3天比赛顺利结束了,男队女队都打进了决赛。回校后,进行了几天的调整,我也开始准备我的剩下的期末考试。

开始进入决赛的训练,教练想让我们更加专注于训练,于是我们就全体去了东方绿舟水上训练中心进行训练,在那段时间,每天都有着规律的作息,训练、吃饭、睡觉,大体上就是这样,偶尔散散步。这儿训练的赛道是2000米,真的是有那样一种一眼望不到边的感觉,也是因为不熟悉水域,不熟悉这个新的龙舟,刚开始大家都有一些不适应,尤其是这个新的龙舟,因为各自的体型不同,有着不同的不适应状态,不过在接下来的训练中,也都慢慢找到了自己的方式去适应这个龙舟。在这里训练到了6月27日之后,我们在6月29日转场去了常德,也就是决赛的地点。能够提前去适应常德的比赛环境,也是很不容易,这中间很感谢那些为此争取的领导、教练、老师们。这让我们多了一些优势、多了一些信心。

接下来我们就在比赛场地——柳叶湖进行集训,以便适应天气和水域。临近比赛,时间过得很快,感觉没有很久,决赛就开始了。不论比赛结果如何,我都为自己能够参加这次全运会而骄傲。当在东方绿舟拿到参赛证书时,就已经很满意,抱着想让自己站上领奖台的心来认认真真比赛,其实遗憾总会有,但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能够参加这样的赛事,我已经很荣幸了。

我想,这样的经历不会是每个人都有的,而我努力了,坚持下来了,和我的队友们一起战斗过了,这一定会像教练、老师们说的一样:终生难忘!

在接触龙舟的这两年里,我能够真实的体会什么是运动员精神,什么体育竞技精神,我觉得我已经得到了很多很多,很感谢教练、队友们对我的帮助,让我在这条路上走了这么久,也是因为坚持划龙舟让我在学习上多了积极向上的精神,让我更加热爱生活。龙舟使我的大学多了一分明亮色彩,这是一笔永不磨灭的财富,我是受益于这些经历的。不管我还在不在龙舟队,还划不划龙舟,我都知道,我有那样一群可以和我一起在竞技场上奋斗的教练、队友们,这样的情谊就像是在一起战斗的士兵一样,有一种同生死共患难的感情在。

这次比赛结束了,但我们龙舟队还在继续奋斗着,我们会有更好的明天,再战,我们只会更强,这就是龙舟精神:一条船,一条心,一条胜利之路。

  

相关链接:

海洋体育特色育人系列报道之四十一(张雅强):改变自己

海洋体育特色育人系列报道之四十(叶维):船上的蚂蚱

海洋体育特色育人系列报道之三十九(杨万强):龙舟回忆简录

海洋体育特色育人系列报道之三十八(杨莎):以我之桨,乘风破浪

海洋体育特色育人系列报道之三十七(杨巧青):坚持就是胜利

海洋体育特色育人系列报道之三十六(杨飞宇):青春不悔入龙舟

海洋体育特色育人系列报道之三十五(徐燕):一桨,一生的荣耀

海洋体育特色育人系列报道之三十四(吴越洋):经历过了才会成长

海洋体育特色育人系列报道之三十三(王艳林):编织梦想的时光

海洋体育特色育人系列报道之三十二(王晓晨):漫漫龙舟路

海洋体育特色育人系列报道之三十一(王腾伟):挥桨书写青春

海洋体育特色育人系列报道之三十(王继兴):龙舟梦——我的激扬青春梦

海洋体育特色育人系列报道之二十九(王冰淇):保住这颗奋斗的心

海洋体育特色育人系列报道之二十八(田旺):一路播种,一路收获

海洋体育特色育人系列报道之二十七(唐尚海):龙舟与我

海洋体育特色育人系列报道之二十六(沙尼牙木·艾麦尔):我与龙舟

海洋体育特色育人系列报道之二十五(彭天):我的龙舟梦 海大梦

海洋体育特色育人系列报道之二十四(满岩岩):风里雨里,码头等你

海洋体育特色育人系列报道之二十三(罗晓韵):坚持继续前行

海洋体育特色育人系列报道之二十二(罗侯晋):龙舟队——新的起点

海洋体育特色育人系列报道之二十一(柳旷):做最好的自己

海洋体育特色育人系列报道之二十(刘玮):在自己有限的青春里,发挥出自己无限的青春

(撰稿:赵燹潆)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