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赛目的
船模动力艇比赛,鼓励学生结合单片机、流体力学、结构、机械、控制等知识;通过实践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完善自己。通过船模动力艇大赛增强大学生认识海洋、热爱海洋、走向海洋、献身海洋的意识,引导我校学生树立开拓创新、刻苦钻研、勇于实践、团结协作的精神,促进我校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发展,同时为2020年全国海洋航行器大赛选拔优秀团队。
二、比赛主题、内容
1.比赛形式
A.新概念创意设计类主要为新概念海洋航行器、海洋工程装备创意设计的介绍和演示。参赛需要准备PPT进行演讲。现场答辩每支队伍的作品说明时间不超过5分钟。
B.舰船模型智能航行以考察智能航行器的控制系统的编写、优化为主,船体的设计与制作为辅。参赛学生需自行准备或设计包括船壳、控制系统、动力系统等在内的所有所需硬件,参赛者首先需要学习动力艇的整个控制机理,正确的连接各模块,然后参赛选手需要通过软件编译程序、系统设计从而使智能航行器根据航行路线设定模型自动航行。鼓励学生自行设计船体,有创意的船体会在比赛中获得加分。
C.船模竞速赛主要根据设定航线,模型自主航行。参赛模型航行动力系统,由电源、开关、导线、电机组成,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它装置,禁止使用非法改装技术,如加装电容、升压模块等。
模型总长小于等于1米,其余主尺度、形状系数不限。模型主船体必须为参赛队员自行制作,禁止使用现成的商品模型参赛。驱动电机型号不作规定。
2.比赛规则
A.新概念创意设计类
设计方案应有功能原理创新或总体布局创新。比赛采用评分方法进行,得分高者优胜。
a.创新性评分
该部分满分为80分,评分要素包括:
原理独特性(包含但不限于航行、推进、控制等原理);
布局创新性(包含但不限于流体、结构、功能等布局);
方式新颖性(包含但不限于航行、下水、应用等方式);
要素集成性(包含但不限于文化、环保、成本等要素)。
b.可行性论证评分
该部分满分为20分,根据参赛作品可能形成的任务能力与特点(如大载重、高机动、长航时等)及应用前景、可行性进行综合评分。
c.最终得分
总分=创新性得分+可行性论证得分,满分100分。
对裁判的评分总分进行统计,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其余评分取平均值,作为该作品的最终得分。
B.舰船模型智能航行
航行器必须按导引信号要求依次穿过航行路线上每一个光电门,未能穿过的需重新再来,否则,不能开启下一个门的引导信号。计时从模型船首到达第一个门开始,至最后一个门时结束。
模型按照引导信号,依次穿过航线上每一个导引门。比赛以裁判下达放航指令开始,至最后一个门计时停止结束。10分钟内,没有按照规定线路完成比赛的,比赛结束,成绩无效。两轮次比赛,取最好成绩作为最终成绩。
抽签决定比赛顺序。参赛时选手应将模型电源接通,然后将模型放在出发区,等待比赛开始;
a.评分要点
航行成绩以所有模型航行记录的有效时间记成绩,用时最短者为第一名记为100分,最后一名为0分,中间名次按比例计算得分;
b.舰船模型智能航行竞赛技术说明
系统跟踪原理:
通过船舶模型对红外光源的跟踪完成自动导航。红外信号波长940nm,采用与海尔牌电视遥控器相同的编码(发射的信号相当于遥控器长摁状态),发射圆锥角为90度,发射轴线与水面平行,发射轴线相互平行。红外线光源发送系统由组织方提供,接收端及对模型自动控制系统由参赛者自行设计制作完成。
船模技术指标:
模型比赛期间的所有能量来源为四节五号电池,其余配件无具体要求;模型主船体,不做限制,自行制作、购买半成品组装或整套商品模型均可。
模型船首甲板上,水线以上设置侧投影高度不小于5 厘米,宽度不小于5 厘米的不透明的标靶。
航线水域,水深不小于0.3m;封闭水域。
航线上共设5个引导门,引导门宽1.0米,高0.4米,依次每个引导门最大间距为5m,赛道总长不超过30米。引导门上有红外引导信号,红外信号波长940nm,采用与海尔牌电视遥控器相同的编码,发射圆锥角为90度,发射轴线与水面平行。
模型放航时,第一个引导门开启引导信号,在模型通过引导门后,该引导门上的信号关闭,下一个引导门的引导信号开启。
场地技术要求:
顺序通过的两个光电门最大距离为20m,最大转弯角为90度,最大连续行驶距离不少于150米;
水深不小于0.5m,流速0,风速不大于3米/秒。
C.船模竞速赛
比赛采用计时方式判别成绩,能量消耗量作为数据采集用,不计入最终成绩。
计分方式:
模型航行期间不允许施加任何人为控制。赛道长度不小于10m。计时终点线门宽为1.5m,偏航不计成绩。船模全部通过终点门,视为有效。
采用电子方式计时。2轮比赛机会,取用时最短者作为此工况本队比赛最终成绩。
依据最终比赛成绩进行排名。用时最短者优胜。
三、参赛人员
1.在读本科生、研究生,团队人数不得超过5人;(不包括指导教师)
2.保证每组至少有三个不同年级学生,鼓励跨学院、跨专业,团队负责人必须为2018级及其以上年级;
3.团队负责人所在学院为作品第一归属学院;
四、奖项设置
设奖级别:
一等奖:颁发证书以及相应奖励
二等奖:颁发证书以及相应奖励
三等奖:颁发证书以及相应奖励
组委会根据各组报名组数和实际表现会做适当调整,最终解释权归组委会所有。
五、报名方式
将报名表填好后提交到工程团委科创管理部邮箱,提交后请自行加入第七届上海海洋大学船模动力艇大赛QQ群,后续会在群里通知报名截止时间以及其他比赛相关通知。
Word命名格式为:比赛类别+作品名称+组长姓名
联系人:赖赞远、吴慧仪
电话:18616832952、18616827031
邮箱:haiyangkeguanbu@126.com
第七届上海海洋大学船模动力艇大赛QQ群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