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之四十五(廖姗英):坚持文化自信,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发布日期:2019-12-06 责任编辑:蔡霞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628设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继续大力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使我国教育越办越好、越办越强”。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动力,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背景市八一学校时指出,我们的教育改革要坚持文化自信,好的经验要坚持,不足的要补齐。教育改革要坚持正确的发展理念,文化自信就是发展的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定文化自信”。这是着眼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来的,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彰显了我们党鲜明的文化立场。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阐述了文化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作用,深刻阐明了以什么样的态度和立场对待文化、用什么样的思路和举措发展文化、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和目标推进文化建设等重大问题,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供了根本遵循。

第一,坚定文化自信,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和充足的底气。一是源自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不仅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这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二是源自党领导人民在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和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结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精神的生动体现,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这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强基石。三是源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人民生活、城乡建设、社会发展水平不断迈上新的台阶,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显示出强大生命力,使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完全能够支撑起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也完全能够支撑起我们的文化自信。

第二,坚定文化自信,其意义就在于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把我们对文化作用的认识、对文化自信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境界。历史和现实反复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充满信心,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充满信心,才能有坚持坚守的定力、奋起奋发的勇气、创新创造的活力;一个抛弃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可以说,有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繁荣兴盛,而且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正是有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才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在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不断胜利前进,靠的是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导,靠的是共产主义这一远大理想的感召,说到底,这就是文化自信。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就必须更加自觉地增强文化自信,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支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第三,坚定文化自信,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文化自强。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总之,我们要增强时代责任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就要以更加自信的心态、更加宽广的胸怀,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大胆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为新时代鼓与呼中滋养社会、铸造国魂,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要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就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国家兴旺,文化兴盛。文化是国家的标记,是民族的血脉和生命力之所在。我们的民族骄傲与文化自信均来自于我们的历史深处和对未来的胸有成竹。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那气势恢弘的击缶而歌, 那荡漾文明之波的丝绸、陶瓷、汉字、文房四宝、四大发明、戏曲、礼乐、水墨画、太极等中国故事、中国元素随着一幅美丽长卷倾泻在世界面前时,我们就好像听到了中华历史深处的回音,那走向未来之梦充满激情、如梦如幻、恢宏壮丽的焰火,体现着天人合一的主题,古老而青春的中国在向世界强势地出示了一张精美而厚重的文化身份证,在那一刻,每一个华夏儿女的无疑都激荡起了强大而真实的文化自信,都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

既然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类精神的外化,是国家和民族的品格,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那无疑人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而语言和历史是文化的载体。荣获“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上海杰出教师代表于漪老师在《滋润心灵的文化》一书中谈到,“对母语,应该有血肉亲情”, 因为她知道语言是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与标志之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如果母语没有了,那么母语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民族文化、民族思想、民族精神也都没有了。然而当今的母语教学已经成为了鸡肋,很多学生对母语的态度是不讨厌也不喜欢,态度的冷漠让每一个中国人都心寒吧!究其原因,是因为母语教学已经成为应试教育的奴隶,母语的丰富的内涵,强烈的表现力,旺盛的生命力被人为地消弱了。很多学生阅读的时间和热情已经被默写、练习、考试所覆盖,他们只能靠漫画一类的书和网络游戏来缓解学习压力,这对母语是不公平的,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在于老师自己心中,她也一直践行着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和伟大人格的坚守。于漪老师之所以成为于漪,重要原因之一是她的根深深扎在中国文化的坚实土地上,无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把握,还是对教师增厚自身文化底蕴的呼吁,我们看到的都是一位教育大家的坚守。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世界上唯一的连续传承到如今的文明;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远的根和精神支柱;更是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我们国人善良、勤劳、质朴、勇敢、坚韧和包容的性格,都来自于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浸染,正是因为我们一直在坚守着我们的灿烂文明,有足够的文化自信,才让我们有了战胜任何力量的原动力。所以,留住我们传统文化的根,那就是在捍卫我们的民族尊严。

校园是文化传播的摇篮,加强学校文化阵地的建设与组织活动策划是一项非常系统性的工程。学校文化阵地建设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窗口,学校文化组织的策划则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选择的过程中,要以“真善美”为标准,同时要促进学校组织文化与社会大文化的统一。作为高校的教职员工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在此次主题教育中,我也将结合自身工作和特点,以各种形式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初心溯源、为思想筑基,激发敢于担当、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为将校园打造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阵地、让学生感知中国态度、中国思维、中国力量而努力。

(撰稿:廖姗英)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