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即将结束,细心的师生们会发现今年来我校信息化工作的一系列变化:使用了近十年的校园电子邮件已升级,校园无线网络的覆盖盲点越来越少,校园网、数字校园平台、一卡通、各应用系统等稳定性日益增强、校园短信平台启用并被校内各部门越来越频繁地应用于日常工作……
校园电子邮件系统是我校最早的校园网络应用系统之一,也是广大师生日常交流和应用最广泛、影响最大的系统之一。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我校邮件用户数从千到万,师生使用邮件系统的频繁度和单个邮件容量也越来越大,“老牛破车”日益成为瓶颈问题。邮件系统规模数和并发数的增加,导致稳定性不断下降,出现部分师生和部分地区的邮件不能正常收发现象,丢失邮件情况也时有发生。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现教中心广泛听取了师生建议,并按分管校领导指示开展了长达一年多的调研论证。为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这一系列工作、将升级对师生的影响降到最小,几位共产党员发挥“党员示范岗”带头作用,率领大家放弃休假,连续作战,经常奋战到深夜。服务器和数据存储阵列需要部署,旧系统数据需要向新系统的迁移,新旧系统兼容性问题需要解决……目前我校邮件系统以其稳定的性能、强大的功能、便捷的应用,受到了师生广泛好评。
2011年,我校校园网络、多媒体教室、公共计算机房、一卡通报修或接待服务总计5723人次,比2010年减少2000多人次,同比减少约35%,但师生满意度却提高了,其中教师的满意度达到90%、学生85%,分别较2010年增长5%、2%。
2011年,现教中心建设数字媒体资源库2100部(历年累计5700余部),素材容量高达1.5T,精品课程拍摄、重大活动录制等工作量同比去年增加10%;公共计算机房、语音室全年完成了194门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同比去年增加10.2%;在对天空教室、幻幻学苑等原有的网络教学平台继续进行维护和更新的同时,今年协助教务处引进新的网络教学平台,并组织培训、推广应用;编写《精品课程申报》制作教程;帮助完成4门课程的申报,其中2门已经入选上海市精品课程;在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的情况下,现教中心在校党务公开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夜以继日开展工作,形成我校“1+15+43”共计59个子站点的党务公开网站群;为方便各学院各部门便捷联系师生,现教中心搭建了基于数字校园平台的短信平台,为校内52个二级部门开通短平台账户,全年发送短信3万余条……
回眸2011年的“质量建设年”,透过数字看发展,这些一系列的变化背后,不变的是现教中心所秉承的“面向师生、融合创新、努力提高师生满意度”的服务信念。
举办定期集体学习,推进学习型团队建设
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
这一系列变化,是我校开展质量建设年活动的一个缩影。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和我校质量建设年。与其他部门一样,现代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以“创先争优”为抓手,积极落实“三风”建设要求,并结合日常工作努力推进质量年建设。本学期以来,现教中心多管齐下,采取多项措施,积极为师生提供信息化服务,受到师生欢迎。校园电子邮件系统是我校最早的校园网络应用系统之一,也是广大师生日常交流和应用最广泛、影响最大的系统之一。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我校邮件用户数从千到万,师生使用邮件系统的频繁度和单个邮件容量也越来越大,“老牛破车”日益成为瓶颈问题。邮件系统规模数和并发数的增加,导致稳定性不断下降,出现部分师生和部分地区的邮件不能正常收发现象,丢失邮件情况也时有发生。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现教中心广泛听取了师生建议,并按分管校领导指示开展了长达一年多的调研论证。为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这一系列工作、将升级对师生的影响降到最小,几位共产党员发挥“党员示范岗”带头作用,率领大家放弃休假,连续作战,经常奋战到深夜。服务器和数据存储阵列需要部署,旧系统数据需要向新系统的迁移,新旧系统兼容性问题需要解决……目前我校邮件系统以其稳定的性能、强大的功能、便捷的应用,受到了师生广泛好评。
2011年,我校校园网络、多媒体教室、公共计算机房、一卡通报修或接待服务总计5723人次,比2010年减少2000多人次,同比减少约35%,但师生满意度却提高了,其中教师的满意度达到90%、学生85%,分别较2010年增长5%、2%。
2011年,现教中心建设数字媒体资源库2100部(历年累计5700余部),素材容量高达1.5T,精品课程拍摄、重大活动录制等工作量同比去年增加10%;公共计算机房、语音室全年完成了194门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同比去年增加10.2%;在对天空教室、幻幻学苑等原有的网络教学平台继续进行维护和更新的同时,今年协助教务处引进新的网络教学平台,并组织培训、推广应用;编写《精品课程申报》制作教程;帮助完成4门课程的申报,其中2门已经入选上海市精品课程;在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的情况下,现教中心在校党务公开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夜以继日开展工作,形成我校“1+15+43”共计59个子站点的党务公开网站群;为方便各学院各部门便捷联系师生,现教中心搭建了基于数字校园平台的短信平台,为校内52个二级部门开通短平台账户,全年发送短信3万余条……
回眸2011年的“质量建设年”,透过数字看发展,这些一系列的变化背后,不变的是现教中心所秉承的“面向师生、融合创新、努力提高师生满意度”的服务信念。
(撰稿:吴开军 李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