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0日,我校工程学院原院长章可畏教授继去年12月份为学校捐赠图书后,又为百年校庆捐资一万元,再次表达了对母校发展的关心和深深的感恩之情。财务处处长杨昕、宣传部部长江卫平代表学校前往章可畏教授家里接受了捐资,并为其颁发了捐赠证书。
章可畏教授为百年校庆捐资
从求学到任教,章可畏教授在海大度过了55年的岁月,见证了学校的发展和变迁,对学校有着深厚的感情。他退而不休,特别是2008年学校更名后开始研究海洋学科,并为学校的学科布局建言献策。
章教授认为,作为一所海洋大学,应该开设航海、轮机、船舶与海洋工程、物理海洋等专业及学科,而且这方面学校也有基础。现在国家、上海十分重视海洋的发展,这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学校要加快专业布局调整,否则就会丧失机遇。为此,他把多年来编著和收藏的专业书籍都捐献给了学校,希望学校能早日开设此类课程,不断完善海洋学科专业。
获悉我校在积极申请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项目,他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和支持。他认为,海洋大学的主战场就在海洋,工具就是船舶,海洋大学的学子必须通过海洋调查成长为合格的海洋战士。为此,他东奔西走,并联络原福建省委书记、全国政协常委陈明义,积极争取上级领导部门的支持。
作为老同事,陈明义(右)与章可畏(左)有着深厚的友谊
陈明义委员多次在全国性的会议上呼吁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再造三至五艘大洋科考船。他指出,建设大洋科学调查船是维护和拓展我国大洋权益的需要。“十二五”期间,我国应再建造3艘~5艘可用于调查研究海洋水文、海洋地质、海洋气象、海洋生物、海洋渔业资源等并具有远洋能力的科学调查船,可以将调查船布置于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海洋科技发达的地区,如青岛、上海、厦门、海南等地。为提高船舶使用效率,他还建议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多实施共享航次。同时,扩大覆盖面和加快调查进度,实现常规性海洋科学调查,为提高我国在参与大洋事务中的话语权打下坚实的基础。
欣闻国家发改委领导已于近日专程来校调研,章教授感到万分激动。
最后他表示,“我的成长成才得益于学校的培养,要懂得感恩母校。在百年校庆来临之际,我想把自己在海大度过的时光写一个回忆录,以此激励青年师生的奋发图强。”回忆录目前正在撰写过程中,近期将陆续在校园网和校报上刊登。
(撰稿、摄影:于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