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元珺)“会上网,就赚钱”、“在家工作,日赚百元”……这样的网络兼职广告,你是否觉得眼熟?日前,360互联网安全中心的数据显示,网络兼职骗局已成所有的网络诈欺中排名第一的诈欺类型,而90后男性更是网络兼职骗局最主要的受害人群。
心理专家分析,社会经验缺乏、宅、赚钱愿望过于急切是90后成为网络兼职陷阱主要受骗对象的原因。此外,因男性过于自信导致其被骗概率是女性的两倍。人力资源专家提醒,对于各类低门槛、高回报的工作都应警惕。
兼职刷信用,付款后对方消失充值卡失效
24岁的网友桃桃就是网络兼职骗局的受害者。
去年,她在网上看到一条兼职信息,说只要在家上网就可赚钱。她根据对方留下的QQ号码与之取得联系。在与对方的初步交流中,她得知这份兼职的工作内容是帮网店刷信誉,自己需到对方指定的网店拍下指定数量的商品,每完成一笔交易,对方除返还拍货费用外还将支付3-5元佣金。对方让她填写了兼职申请表格后,便给了她一个链接,让她去指定网店购买8张电话充值卡,并要求其支付成功后,将成功交易页面的截图发给对方。对方承诺,一旦确认交易,就会将本钱和佣金返还到桃桃的账户。
然而,当桃桃完成这些步骤后,却发现对方再无回应。她立刻拨打了充值卡上的电话,却被告知充值卡已失效。
填了张兼职申请表,银行卡里的钱被转光
对于这类还没赚钱就要花钱的兼职,不少人还是心存警惕的。但有时狡猾的网络骗子只是让你填份简历,就能把你的钱骗走。
日前,福建龙岩学院专门就这类骗局发微博提醒。原来,该校一名学生应聘网络兼职,对方像模像样地问了他一些网络操作方面的问题后,发来一份兼职申请表让他填写个人资料。他就这样把自己的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全部泄露给了对方。对方拿到这些资料后,迅速用其身份证和银行卡卡号开通了支付宝账户,而他却毫无察觉,只是发现手机上莫名多了一条支付宝发来的验证信息。随后,对方假说以后会将兼职的佣金打进他的银行卡内,要求他提供支付宝的验证密码。毫无防范意识的他把验证密码发给了对方。直到发现自己银行卡里的钱都被转走后,他才意识到自己遇到骗子了。
90后男性最易掉进网络兼职骗局
根据 360互联网安全中心201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网络兼职陷阱已成为所有的网络诈欺中排名第一的诈欺类型,2013年共有8000余起报案,占总报案数量的36.3%,报案金额更是高达一千多万元。
而在所有的网络兼职诈欺案件的受害者中,高校大学生即90后占一半以上。数据分析还显示,广东地区在上午10点到12点这一时段上网的16岁到25岁的90后男生,是最容易遭遇网络欺诈的人群;如果在这一时段从事的是网络兼职,或者进行网上购物和网络游戏等活动,就更容易被骗。
虽然女性给人的印象更为感性、更易冲动,但来自360互联网安全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男性在网上的表现并不比女人理性,在网络诈骗中,男性受骗几率是女性两倍。
大学生受骗主因:社会经验缺乏、宅、赚钱过于急切
缘何90后男学生更易遭受网络兼职诈骗?记者就此采访了上海海洋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马莹。马莹分析,社会经验缺乏、宅、赚钱愿望过于急切是主要原因。“90后目前大多还在学校读书,这就决定了这一部分人涉世未深,缺乏社会经验。宅,是很多90后的特征,这一代人又是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对于网络的操作相当自信,这就决定了他们会轻信和偏爱网络兼职这样的方式。”
同时,马莹认为这一代人正处于成熟和独立的临界点,他们主观上觉得自己已经长大,可以有独立赚钱的能力,承担自己的部分经济开销,因此格外急切地希望能证明这一点。主观意愿和实际能力之间的差距也是导致他们受骗的另一重要原因。
至于男性比女性更易被网络诈骗,马莹认为与男性过度相信自己的理性判断力有关。“网络是一个复杂的事物,需要理性的操作,男性在这一方面更加自信,而正是因为这种过度自信,反而更易被骗子利用。”
[相关提醒]
需截图证交易成功对方可能就是骗子
网络兼职诈欺层出不穷,如何才能避免落入陷阱呢?前程无忧首席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给出三点提醒:警惕低门槛、高回报的工作,比如看到“会上网,就赚钱”、“在家工作,日赚百元”这样的字眼就要小心;不要轻信薪酬明显高出市场报价的工作;与招聘方取得联系后,若招聘方反复多次要求汇款交钱的,不要相信。
360互联网安全中心的专家也提醒市民,在网络兼职和网络购物过程中,若遇到对方要求自己用截图方式证明交易成功的,就要提高警惕,因为真正的卖家可在后台查看交易记录;此外,看到“卡单”、“掉单”、“付费激活订单”等字眼,要警惕,这些基本都是网络诈欺的专用术语。
(来源:《新闻晨报》 2014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