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海海洋大学第九届蟹文化节暨2015“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在王宝和大酒店举行,来自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山东、河南、台湾等地的64家养殖单位选送的千余只河蟹角逐“金蟹奖”及蟹王蟹后等奖项。
据主办方介绍,送选河蟹必须是在湖泊或池塘养殖的优质蟹,从长江等水体中收集的野生蟹不能参赛。每家参赛单位可选12只雄蟹和12只雌蟹参选,雄蟹每只重量均需在250克以上,雌蟹每只重量均需在175克以上。上海海洋大学专门开发了一套河蟹评定标准软件,评定过程中要给每一只河蟹称重,测量河蟹体长、体宽、厚度、脚长等可量化数值,所有测量数据统一录入分析,根据软件综合计算出成绩,另外还要比较中华绒螯蟹外形特征和口感特征。通过专家的综合评定,上海光明特种水产有限公司、昆山市巴城阳澄湖来发蟹舫、台湾苗粟大闸蟹养殖发展协会等41家单位获得“金蟹奖”。
据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马旭洲博士介绍,优质清水大闸蟹的评判方式,除了人们平时常说的“清背、白肚、金爪、黄毛”之外,还可以观察河蟹的腿长、蟹肚和蟹壳上的背部疣状凸起形状,“蟹脚长,表示体型健美,是个‘美男子’;蟹肚凸起,说明肥满度高;蟹壳上凸起明显,说明‘肌肉发达’。”这些特征也是优质清水大闸蟹的标准。
今年选出的蟹王、蟹后重量分别为505.6克和358克,分别来自于江西和江苏。据了解,今年由于受洪水、气候等因素影响,全国河蟹主产区的养殖生产受到一定影响,产量和规格与去年相比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据初步核算,全国成品蟹规格平均下降10%—15%,尤其是大规格商品蟹较为稀缺,整体价格有一定上扬。
(来源:《浦东时报》 2015年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