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18日,2016年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交流研讨会在集美大学召开。会议由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农业专业学位工作委员会主办,来自全国69家农业硕士培养单位的25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大会以“建合作共赢联合培养基地,促服务需求培养模式创新”为主题,围绕全国农业专业学位教指委工作回顾与展望、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质量保障、研究生实践创新与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案例教学及案例库建设、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评估工作探索、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及人才需求等议题和内容开展了深入研讨。
我校研究生院副院长冷向军在大会发言中以“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践与思考”为题,介绍了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的举措和成效。上海水产(集团)总公司人事部黄健经理在“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分会场发言中,以“共建教育实践基地 共育远洋渔业专业人才”为题介绍了校企联合培养渔业领域远洋渔业方向农业硕士的经验。
冷向军介绍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的举措和成效
黄健介绍联合培养农业硕士的经验
会上对首批13家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育示范基地进行了授牌,对18项农业硕士实习实践教育优秀成果奖进行了表彰。我校远洋渔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获评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育示范基地,宋利明教授作为示范基地负责人代表学校接受了示范基地授牌。2013级农业(推广)硕士陈程和导师陈新军教授分别获评全国农业硕士实践优秀成果奖和优秀指导教师。
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育示范基地代表和农业硕士实习实践教育优秀成果奖获得者合影
(前排左三为我校宋利明教授,后排左七为陈程同学)
远洋渔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由我校联合中国水产有限公司和上海水产(集团)总公司在2010年建立。依托该基地,实现了校企联合和培养模式改革,通过轮岗见习等方式强化研究生实践和职业能力培养,取得了良好成效。2015年该基地申报全国农业硕士教育示范基地,经全国农业教指委通讯评议、会议评审和专家组实地检查等环节,最终在全国40家申报单位中遴选为首批13家示范基地。
陈程同学为我校2013级渔业领域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2016年6月毕业,校内指导教师为陈新军教授。在学期间,该同学在上海水产(集团)总公司下属的蒂尔远洋渔业有限公司摩洛哥海外代表处进行了为期两年的专业实践,期间参与研制了《西非过洋性渔业渔海况信息服务系统》,有效降低了企业和渔民在渔业生产及管理决策中的盲目性和主观性,提高了对渔场判断和渔情预报的准确性,为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了西非过洋性渔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学期间以第1作者发表论文4篇,申请软件著作权2项。
近年来,学校在实施所承担的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项目过程中,坚持人才培养服务行业需求,依托企业,产、学、研结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今后,学校将继续坚持“服务需求、分类培养、提高质量”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