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11月20日电 (孔德星)“校园比刚送孩子来报到时更漂亮了,食堂饭菜选择的余地更大了,公寓的文化氛围更浓,孩子在这里读书我一百个放心。”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2018级学生家长高起帆在送学生的路上这样感慨道。
自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上海海洋大学以解决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成效为落脚点,以提高师生满意度和获得感为整改目标,特别在理论联系实际、检视问题、立行立改上下真功夫,实现党性修养、理论水平提高与校园保障能级提升相统一。
持续深化学习教育,坚持不懈在走深走实上下功夫
11月14日,一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研讨交流会正在后勤与基建管理处、教育保障中心开展。后勤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通过学习教育,答案进一步明晰。后勤人的初心就是解决好师生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提升后勤保障服务能级。后勤人的使命就是完成学校后勤保障各项任务,满足师生对校园美好生活的向往。
此外,后勤与基建管理处还制定了科学、详细的理论学习计划、调查研究方案、志愿服务方案,积极参加机关党委组织的午间读书分享会,聚焦师生反映强烈的日常所需认真制定整改方案,积极整合校内育人资源,从后勤改革上发力,调动各类资源参与育人,着力落实管理、服务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实现全员参与思政教育,以理论修养的提升促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整改问题落小落细。
经过交流讨论,学习教育已经在支部和支部同志中成为一种习惯和“新时尚”,学习型党支部建设成效显著。在主题教育期间,支部将12:00-13:00作为学习时间,每次学习都由支部同志轮流进行导学,其他同志围绕导学内容谈学习感受。这样的学习已经开展了11场次,每位党员也至少导学了一次,尽管支部没有硬性规定,但每位党员都自觉做将导学的内容用PPT的形式更形象地表达出来,也便于其他同志理解和掌握。
11月7日,机关第十六支部、教育保障中心直属党支部组织党员参观了上海临港海绵城市展示中心,组织参观商飞公司的计划也在积极推进中。
聚焦重点检视问题,坚持不懈在找准找实上下功夫
“高校后勤保障工作‘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新目标,后勤保障应该如何精准施策?”“后勤保障工作如何落实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如何结合学校的分配制度要求,制定符合后勤保障特点的分配体系?”支部一直在探索后勤改革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员工活力等课题。
“新校区搬迁十一年,后勤保障的短板有哪些?”“学生公寓还有哪些地方要进一步完善?”“拥有新能源汽车的老师越来越多,如何保障充电”。后勤与基建管理处党支部、教育保障中心直属党支部在统筹安排、协同推进后勤保障工作的同时,一直在思考涉及师生切实利益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
班子专题分析研判了校主题教育办公室原汁原味反馈的问题清单;10月11日上午,班子牵头与现教中心直属党支书、图书馆直属党支部等开展联组学习,主动听取直属部门对后勤保障提出的意见;10月15日下午,“后勤服务工作座谈会”在学生公寓第十六小区活动室召开,收集了学生关于学生公寓车棚、热水供应、生活设施设备等方面的建议和意见。与校学生会权益部代表、学生伙管会建立了畅通的即时沟通机制,学生收集、遇到的问题可以随时反馈;开展“啄木鸟行动”,组织学生一起查找物业管理中的不足。
在一次次问题收集、甄别中,师生最迫切的问题逐渐聚焦。支部对问题进行了分层级分类别梳理、归纳。涉及上级有明文规定的,及时向师生解释、说明;涉及学校后勤保障规划的,及时吸收融入,分布实施;涉及部门内控制度的,及时调研、修改;涉及具体问题的,立行立改。
抓紧抓实整改落实,坚持不懈在见行见效上下功夫
师生之所望,整改之所向。提高了思想认识,找准了不足,下一步就是真抓实干真改。
学生公寓“六T”管理达标创建工作再上水平。每个围合的电吹风数量从2个增加到至少4个,试点延长洗澡热水供应到23:30,学生公寓周边增设4台自助打印机,新安装2处配有充电插座的自行车棚……”六T”管理达标创建带给学生的惊喜还不只这些。10月29日下午,经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商利新于在学生公寓活动室为社区党员上党课。后勤与基建管理处副处长任和平介绍说:“在今年的创建阶段,组织学生上党课,深刻了解党史和新中国发展史,加深对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的学习和理解,激发党员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要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广大同学自觉遵守学生公寓各项管理规定,为营造“安全、和谐、文明”的社区做出贡献。”
餐饮保障是广大师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学生们的餐饮安全和舒适度更是牵动着无数家庭。为此,学校专门采购了厢式电动货车用于各餐厅间食材转运,完善原材料最后一公里的安全保障。为破解学生午餐时间段排队较长的短板,学校在一餐二楼开设了营养套餐专窗,午餐时间段提出了三种价格在10元左右的套餐,套餐包括红烧肉、茄汁龙利鱼等深受学生喜欢的等菜品。“目前日均可卖出110份。此举既丰富了菜品供应,又减少了学生排队等待的时间,还有效调节了各餐厅的就餐人数,合理利用了餐厅资源。”教育保障中心直属党支部书记兼后勤管理处副处长蒋莉萍介绍道。
广大教师的呼声同样得到反馈。“自从开通上海南站班车,再也不用转几次地铁到张江站乘坐班车了,这样每天至少可以多休息40分钟,工作和生活的质量显著提高。”有这种获得感的是包括食品学院教师孙红刚在内的一大批教师。随着学校的发展,教师不再局限于集中居住在杨浦、浦东等区域,支部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要求,对接校工会认真分析研判,10月6日起试行开通了上海南站班车,解决了居住在西南片区教师的交通难题。
在午餐价格不变而猪肉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背景上,如何尽最大努力保障教工午餐供应,教工餐饮增开的煲仔饭窗口只是众多探索和努力的一个缩影。新能源汽车充电站问题也得到了整改。预计11月底,首批新增设的充电桩即将在学生事务中心前投入试点。新的充电桩增设了直流快充,30分钟即可充满80%;充电软件还有具有充满提醒、空余车位查找等功能。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部门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后勤人坚持‘先改起来、改实一点’的工作原则,按照‘常到基层一线“公转”、少在办公室“自转”’的自我要求,立足育人‘中圈’,协调后勤保障各环节、各领域、各方面全力推进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不断对标对表,细化整改举措,从严从实逐条逐项推进整改”,后勤与基建管理处处长兼教育保障中心主任林喜臣说。(完)
(来源:中新网,2019年11月20日,原文地址:http://www.sh.chinanews.com/kjjy/2019-11-20/6692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