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级新生同上开学第一课:校党委书记王宏舟生动展示“不一样的海大”

发布日期:2025-09-24 责任编辑:蔡霞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10设置

9月23日下午,上海海洋大学2025级新生开学第一课在海剧场主会场举行。主会场与分布在各校区的41个教室分会场实时转播画面同步连线,6000余名“新海大人”共同聆听党委书记王宏舟老师的“我们不一样”主题开学第一课。现场气氛热烈。

不一样的历程:从渔界所至到海权所在的鲜活注脚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100多年前,我们学校的创校先辈们,划着小船出海,只为解决中国人吃鱼的问题。那时候,中国的渔权被列强把控,老百姓想吃口新鲜鱼都难。而现在,我们的‘淞航’号科考船能开到马里亚纳海沟,我们的水产技术能让三文鱼在高原湖泊里生长——这就是'渔界所至,海权所在'的最好证明!”王宏舟老师的开场白没有晦涩的理论,而是用学校科考船的功能,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他提到,学校113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民族复兴同呼吸、与国家发展共命运的奋斗史: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解决“吃鱼难”,到如今领跑水产赛道、服务国家安全,每一步都离不开勤朴忠实的校训精神。他笑着说:“咱们海大的师生,从来都不是纸上谈兵的专家,而是‘下得了塘、上得了船、进得了库’的实干派——就像你们未来要去做的那样!”

不一样的贡献:用身边的案例讲清国家使命

在此次开学第一课中,王宏舟老师通过一个个鲜活的“身边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上海海洋大学为国家做出的“不一样的贡献”,诠释了何为国家使命。他提到,学校在水产新品种培育上成果显著,如罗非鱼、大闸蟹“大长腿蟹王”“白玉蟹”及淡水珍珠等,提升了水产品质量与经济效益,助力国家种业振兴与食品安全。在远洋渔业领域,教师代表国家参与国际谈判,争取捕捞配额,提升了中国在国际渔业组织中的话语权,维护了海洋权益。学校还致力于水域生态保护与修复,覆盖近海、海岸湿地及内陆水域,并在水产品高值化加工与利用方面确保安全、提升品质与附加值。这些实践体现了学校将自身发展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的使命担当。

不一样的时代:用年轻人的语言传递“四个自信”

面对“不一样的时代”,王宏舟老师结合“00后”学生的特点,用“网言网语”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同学们,你们生活在一个‘最好的时代’,也生活在一个‘最需要担当的时代’。现在的中国,不再是100年前任人欺凌的中国,而是能造航母、能搞航天、能在国际舞台上说‘不’的中国——这就是‘四个自信’的底气!”他提到,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从当年的“小米加步枪”到现在的“东风快递”,从当年的“落后挨打”到现在的“大国崛起”,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你们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建设者、见证者与继承者——这就是‘不一样的时代’里,‘不一样的你们’应该做的事!他的话语幽默而富有感染力,主会场阵阵热烈的掌声,转播教室里里互动活跃。

不一样的你们:用校训精神点燃青春担当

最后,王宏舟老师回到“不一样的你们”这个主题,深入阐释新时代“勤朴忠实”校训的内涵:勤,就是要勤奋学习,不要做躺平族;朴,就是要朴实做人,不要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忠,就是要忠诚于祖国,不要做没有信仰的人;实,就是要踏实做事,不要做眼高手低的人。他鼓励学生们要有不一样的精神文化:“就像教授博士服务团,用行动用专业所学服务社会——这才是‘不一样的你们’该有的样子。”他还提到,希望学生们要不断丰富和提升自身能力,追求多元发展。正如前几天迎新晚会的舞台所展现的那样,海大的学子应当如海洋般丰盈——海能成其大,正因它纳百川、包容万象,蕴藏着无限可能与多样性。学校鼓励每一位学子自由探索、勇敢尝试,允许多样的成长路径在此交汇,让每一种成才的可能都焕发光彩。

开学第一课结束后,新生反响热烈。水产与生命学院2025级本科生江心苏激动地说:在海剧场主会场聆听老师的讲课,感觉特别震撼!听到学校的历史与发展,我深受感动。未来,我将珍惜大学时光,奋勇前行,做一个‘勤朴忠实’的海大人。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级研究生贺云梦在转播教室里通过线上留言:“‘开学第一课’让我有深切的使命感,虽然不在主会场,但通过同步转播,我同样感受到了现场的热烈氛围。我将带着这份‘不一样’,续写属于我们的荣光!”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