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得寂寞终有成—记国家科技二等奖获得者李思发教授

发布日期:2010-01-26 责任编辑: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2563设置

      “胡锦涛主席走到我面前,握着我的手,对我说‘辛苦了’。那一刻,我感觉十分自豪!因为我代表着上海海洋大学,代表着多年来为科研项目默默付出的人们。这是大家一同奋斗出来的荣誉。”
                                                                                                                ——李思发教授

李思发教授在罗非鱼培养池边指导工作

      李思发1960年毕业后,做的第一个毕业项目就是研究罗非鱼。但那时研究的是莫桑比克罗非鱼,后来又引进了尼罗罗非鱼。但这种鱼不适应我国的水土,且容易产生近亲交配。经过试验,产量是上去了,但生长速度和繁殖能力都不理想。1994年,我国引进了GIFT型罗非鱼,并以此为对象,进行选育。从1996年起,15年来,李思发一心扑在这个项目上。鱼一般一年一代,而选育要选择6代以上的。因此虽然从九十年代初到现在产量多了100多万吨,但市场份额还是很少。
      罗非鱼在国际上很抢手,是淡水鱼出口的重要对象。我国出产的罗非鱼一半外销一半内销。60万吨的外销罗非鱼中还要将产品加工处理,一斤鱼只出产9两不到。更多的是做鱼片,三斤鱼才能做出1斤鱼片,主要出口美国。“罗非鱼研究的成功带动了经济产业链的发展。”李思发说,罗非鱼作为出口型产业,带动了种苗、养成、加工三个附带产业。依托国际市场需求,如今我国罗非鱼的出产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产量全球第一、加工出口全球第一、产业链规模全球第一。罗非鱼产业为30万人左右提供了就业岗位,为农业产业结构的改造和农(渔)民的生产致富提供了保障。
      从一开始选择研究罗非鱼,李思发就下定了决心。“研究这种项目,不是一两年就能出成果的,当初选择的时候就有了思想准备。”事实上,我国的科研体制一般不会下批长达十几年的项目,因为风险太大。李思发顶着压力硬是坚持了下来。“断粮断炊的时候不是没有过!”在起初的几年,李思发的项目研究团队经受了各种天灾人祸的考验:暖棚断电,把一池鱼都冻死了。有一次,研究了很长时间的一池鱼全不见了,只在池塘旁留下一大堆鸟粪。由于相关人员对池塘看管保护不善,一池鱼都进了鸟肚子。“你丢了贵重物品是什么心情?这些鱼可都是我们花费时间精力培育出来的,有时候说没就没了,必须要能够承受,还要有所准备。”为了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李思发在选育时总是在长江、珠江、黄河三地同步进行。一来是让罗非鱼在我国不同环境中适应水土,二来防止鱼群近亲繁殖,三是保证了选育工作的安全系数。如果哪里出了问题,还来得及调动和补救。

李思发教授在池塘边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

      养鱼并不简单,这当中涉及选苗、育苗、渔场环境控制等诸多方面。光是选苗,就必须在上万条的鱼群中一条条挑选。罗非鱼身上带刺,手上常常被扎的鲜血直流……而在育苗阶段,必须严格控制饲料(科学饲料)、水温、透明度等,午夜甚至还需要巡逻。不久前寒流来袭,鱼塘结冰。罗非鱼一到零度必死无疑!一旦鱼死了,接下来的研究就会受到影响。李思发接到通知后,立马赶了过去,和研究生们一同破冰。当时正值隆冬季节,半夜破冰,其辛苦可想而知。
      这项科技项目能延续下去,除了经费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坚持。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打击。“从未想过放弃。因为一旦放弃,就前功尽弃了。”李思发的眼神依然坚定。水产与生命学院院长李家乐教授这样评价他:“李老师最值得大家学习的就是几十年如一日,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始终坚持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始终坚持水产种质资源与创新的科研方向,始终坚持产学研工作思路,并为之不懈奋斗。”
      李思发的研究生杨琴玲告诉记者: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我们七八月时出苗,李老师和我们一起通宵达旦地干活,十分辛苦。李老师对我们科研严格要求,生活上也十分关心,就连我们家里的情况和平时在学校的生活琐事,也一一过问,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好导师!

(记者团 张耀琳 谈布衣 郭思力)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