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为游客把好“入口”关

发布日期:2010-05-07 责任编辑: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2554设置

——记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安全保障志愿者

  (实习生 李晓清 记者 钱滢砾)上海海洋大学的70名食品安全保障志愿者,出现在世博会食品实验室、物流仓库、各个片区餐厅里。他们的工作很特殊——把好游客的“入口”安全关。

  徒手拖“冰箱”

  食品科学专业的赵海鹏在世博园区的食品实验室做志愿者。他的责任重大,苏丹红、亚硝酸盐、瘦肉精、农药残留等任何有害物质都不能放过。

  每天,他和其他小组成员都要去园区内的快餐店、连锁超市食品采样。现场采集的样品要放进保温箱,然后拖运回实验室,有些样品还要送到园区外做微生物检测。

  大家把保温箱戏称为赵海鹏的“小冰箱”。作为小组里唯一一名男生,他肩负起拖运“小冰箱”任务。“小冰箱”重四五十斤,每天来回拖四次,要花费四个小时。“一回到寝室,我拿水杯的手会酸痛得发抖。”赵海鹏说。

  突击练沪语

  被分配到物流仓库的李凌,世博试运行期间整整瘦了3斤。“上夜班体力消耗大,真是减肥的好方法。”他笑着说,从午夜零时干到次日早上7时,晚上9时就要从临港校区出发。

  第一天上岗,小李负责检查物品清单、车辆铅封和RFID标签。结果,遇到的都是上海司机,让非沪籍的小李感到沟通困难。还好他急中生智,跑去向附近的带教老师求援。就为了这事,李凌下定决心苦练上海方言,上班间隙也不忘练习口语。小李说,现在他的日常口语已经很“灵光”了。

  耐心查卫生

  翟红雷的志愿工作好似“卫生委员”,餐饮单位的卫生情况她都要细致检查一番。“我们给自己的定位是服务人员,碰到再难处理的事情,也不能有‘大小姐’脾气。”有一次,她和其他志愿者去航空馆员工餐厅检测,保安就是不让进。急性子的小翟耐心解释,问题很快解决。

  “随时待命”是摆在她面前的另一道考验,因为经常会临时调班换班,小翟总让自己的手机24小时“倾听”,随叫随到。

  (来源:新民晚报 2010年5月6日A7版)

(宣传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