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学一流学科绿潮国际研讨会系列报告

发布日期:2014-05-08 责任编辑: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3123设置

一、报告安排

会议日间:2014年5月10日

会议地址: 上海海洋大学图文信息中心102室

报告题目
1.9:10-10:00 John van der Meer教授 (加拿大):大规模藻类水华:多种颜色的“绿潮”
2.10:00-10:30 John K. Keesing教授(澳大利亚):影响江苏紫菜养殖筏架附着浒苔的环境因子
3.10:40-11:10 周名江教授(中国):黄海绿潮
4.11:10-11:40 Donald Cheney教授 (美国) :绿潮有毒有机污染物的吸收与转化及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5.11:40-12:10 何培民教授(中国):南黄海绿潮早期爆发的监测与机制
6.13:30-14:00 王广策研究员 (中国):漂浮浒苔垫的组成与光合生理特征
7.14:00-14:30 黄娟研究员 (中国) :黄海绿潮应急监测与预报系统
8.14:30-15:00 王宗灵  (中国) :紫菜养殖筏架固着绿潮藻种类组成和生物量的变动
9.15:00-15:30 刘东艳研究员 (中国) :我国黄海世界最大大型海藻藻华:形成与提示
10.15:40-16:10 秦松研究员 (中国) :青岛绿潮:青岛绿潮:开始于基因组学研究,结束于生物技术解决
11.16:10-16:40 王金辉 (中国):什么原因造成黄海大型绿潮爆发?
12.16:40-17:10 丁兰平教授 (中国):黄海漂浮绿潮藻生物生态学机制研究
13.17:10-17:40 Masanori Hiraoka教授(Japan):大型绿藻种类多样性,包括黄海青岛爆发的Ulva种系
14.17:40-18:10 Jong-Ahm Shin教授(South Korea):韩国Jellanamdo的绿潮栽培

二、会议背景

我国黄海海域自2007年至2013年已经连续7年爆发了大规模的漂浮绿潮灾害,造成了数十亿元的经济损失,给我国近海海洋生态环境和沿海海洋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对黄海海域绿潮灾害发生的溯源和机制的研究是进行绿潮发生预测预警与综合防治的关键所在。当前,国内外学者对于黄海绿潮发生的机制与溯源问题根据自己的研究证据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同时我国黄海海域爆发的绿潮灾害与世界其他国家发生的绿潮灾害有着相似和不同的方面。为了加强国内、外学者对于绿潮发生机制研究的沟通与交流、梳理我国黄海绿潮灾害发生机制研究中急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深化黄海绿潮的研究水平和深度,上海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中国海洋学会海洋调查专业委员会、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海洋分会在上海高校一流学科“海洋科学”基金的支持下联合举办绿潮研究国际研讨会,将对我国黄海绿潮发生机制与防治策略等关键科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欢迎广大师生到场倾听。

(水产与生命学院)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