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上海海洋大学船模动力艇大赛通知

发布日期:2017-10-03 责任编辑:蔡霞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1115设置

一、比赛目的

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四进四信”活动,同时本着科技创新和科技制作的目的、“传承科技精神,鼓励科技创新,弘扬科技文化”的宗旨,不断地提高大学生科技实力,激发同学走出宿舍,动手实践的热情的原则。通过船模动力艇大赛增强大学生认识海洋、热爱海洋、走向海洋、献身海洋的意识,引导我校学生树立开拓创新、刻苦钻研、勇于实践、团结协作的精神,促进我校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发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激发大家的科技创新激情,增强大家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当代大学生拥有更丰富的科技知识,更是给广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贴近科技的机会。

船模动力艇比赛,鼓励学生结合单片机、流体力学、结构、机械、控制等知识;通过实践与总结,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设计、综合设计和工程实践能力,在活动中,同学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完善自己。我们也希望这次的大赛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我校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发展。

二、比赛主题、内容

1.比赛形式

A类创意设计主要为新概念海洋航行器、海洋工程装备创意设计的介绍和演示。参赛需要准备PPT或者功能演示视频。现场答辩每支队伍的作品说明时间不超过5分钟。

B类舰船模型智能航行以考察智能航行器的控制系统的编写、优化为主,船体的设计与制作为辅。我们主办方会提供包括船壳、控制系统、动力系统等在内的所有所需硬件,参赛者首先需要学习动力艇的整个控制机理,正确的连接各模块,然后参赛选手需要通过软件编译程序、系统设计从而使智能航行器根据航行路线设定模型自动航行。

2.比赛规则

A类创意设计

设计方案应有功能原理创新或总体布局创新。比赛采用评分方法进行,得分高者优胜。

a.创新性评分

该部分满分为80分,评分要素包括:

原理独特性(包含但不限于航行、推进、控制等原理);

布局创新性(包含但不限于流体、结构、功能等布局);

方式新颖性(包含但不限于航行、下水、应用等方式);

要素集成性(包含但不限于文化、环保、成本等要素)。

b.可行性论证评分

该部分满分为20分,根据参赛作品可能形成的任务能力与特点(如大载重、高机动、长航时等)及应用前景、可行性进行综合评分。

c.最终得分

总分=创新性得分+可行性论证得分,满分100分。

对裁判的评分总分进行统计,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其余评分取平均值,作为该作品的最终得分。

B类舰船模型智能航行

航行器必须按导引信号要求依次穿过航行路线上每一个光电门,未能穿过的需重新再来,否则,不能开启下一个门的引导信号。计时从模型船首到达第一个门开始,至最后一个门时结束。

比赛设定为两个轮次,凡在5分钟内按规定航线完成航行的即为成绩有效,否则无成绩。两轮次比赛取最好成绩作为比赛成绩。

抽签决定比赛顺序。参赛时选手应将模型电源接通,然后将模型放在出发区,等待比赛开始;

a.评分要点

航行成绩以所有模型航行记录的有效时间记成绩,用时最短者为第一名记为100分,最后一名为0分,中间名次按比例计算得分;

b.舰船模型智能航行竞赛技术说明

系统跟踪原理

通过船舶模型对红外光源的跟踪完成自动导航。红外信号波长940nm,采用与海尔牌电视遥控器相同的编码(发射的信号相当于遥控器长摁状态),发射圆锥角为90度,发射轴线与水面平行,发射轴线相互平行。红外线光源发送系统由组织方提供,接收端及对模型自动控制系统由参赛者自行设计制作完成。

船模技术指标

动力源采用由主办方提供

控制模块配备51单片机微型板

船模应能通过宽1000mm、高400mm的光电门;

场地技术要求

顺序通过的两个光电门最大距离为20m,最大转弯角为90度,最大连续行驶距离不少于150米;

水深不小于0.5m,流速0,风速不大于3米/秒。

三、参赛人员

1.在读本科生、研究生,团队人数不得超过5人;(不包括指导教师)

2.保证每组至少有两个不同年级学生,鼓励跨学院、跨专业,团队负责人必须为2016级及其以上年级;

3.团队负责人所在学院为作品第一归属学院;

四、奖项设置

设奖级别:

一等奖:颁发证书以及相应奖励

二等奖:颁发证书以及相应奖励

三等奖:颁发证书以及相应奖励

组委会根据各组报名组数和实际表现会做适当调整,最终解释权归组委会所有。

联系人:田宇

电话:13191526602

邮箱:haiyangkeguanbu@126.com


第五届上海海洋大学船模动力艇大赛QQ群二维码

temp_qrcode_share_560975625


(工程学院)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