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时报:上海海洋大学思政教育润物无声 把龙舟体育课上成“人生大课”

发布日期:2018-05-25 责任编辑: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1066设置

“大迟”(站立者)和他的龙舟队队员们在训练中。(见习记者 郑峰 摄)  

(记者 符佳)“嘿吼!嘿吼”的吆喝声伴随着船头传来的鼓点声,一群身着黑色运动服、肤色黝黑的男生,将手里的桨抡得整齐划一,两条龙舟在河里你追我赶。河岸上,一名身材魁梧的教练紧紧盯着队员的每个动作,不时大声发出提醒。

这是5月22日下午,记者在上海海洋大学见到的一幕。这样激情四射的龙舟体育课,每周有4次,已成为该校的一道风景。

这个以现代竞技体育项目为载体的体育课,不只关注运动指标和竞赛成绩,而是加入了思政教育,润物无声地感染每一名队员,打造一堂堂“人生大课”。

“大迟”的龙舟社团

零门槛一个都不放弃

这门龙舟课由上海海洋大学龙舟队“冠军教练”迟焕祺担纲,因为身材高大又很有威信,他被学生们亲切地唤作“大迟”。

2007年,“大迟”在上海海洋大学组建了龙舟队,这支没有一名体育特招生的学生团队,近几年接连拿下多个全国冠军,还单独组团代表中国参加国际龙舟比赛,一次次摘金夺银。上海海洋大学也因此成为了国内高校龙舟运动的领头羊。

“在龙舟课上,我不仅要教会学生划桨,更要培养队员们的爱国精神、奋斗精神和团队精神,这会让孩子们受益一生。”迟焕祺说,正因为这一初衷,龙舟社团不设门槛,只要学生愿意加入,就照单全收,绝不会因为体型、体能而将新人拒之门外。因此每年招新,来报名的学生排起来几乎可以绕400米跑道半圈。在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中,只要队员不主动提退出,这支团队就不会放弃他。如今,参加该龙舟社团的队员有200多名,来自全校各个专业,坚持常年训练的有80多人。

队长成功瘦身20公斤

难忘一起吃苦的兄弟情

“你相信吗?两年前,我是一个体重200斤的大胖子。”训练课刚刚过半,龙舟队队长刘玮已是满脸汗水。这名就读于该校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福建小伙告诉记者,他大一时报名加入龙舟社团,并不了解什么是龙舟,动机纯粹是“为了减肥。”

让他感恩的是,龙舟社团并没有拒绝他。于是,他和队友们开始了一周4次的龙舟课训练,此外每晚8点日常学习结束后还要做力量训练。这一切都是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进行的,练得最苦的时候,他连举起双手用毛巾擦脸都做不到,因为手部肌肉太疼了。

“最艰难的时刻、熬不过的时刻,想一想你身前身后的队友,他们需要你。”这句话,是“大迟”几乎每堂课必说的“名言”,它也激励着刘玮不断突破自我极限。经过整整一年的刻苦训练,这名“小胖子”不仅成功减掉20公斤赘肉,更成为龙舟队的队长,带领团队参加了国际龙舟大赛。

如今的刘玮,体重保持在160斤,身材健硕,看起来健康阳光。他透露,自己跟队友的关系特别好。这份“一船一桨,一生兄弟,风里雨里,码头等你”的“龙舟情谊”,是他终生的财富。

爱国爱校有行动

女队员勇救落水儿童

上海海洋大学的龙舟队还招女队员。在该校食品学院2016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罗晓韵看来,“大迟”的龙舟课最让她记忆深刻的,是红色的国旗元素。无论在统一的训练服上,还是在训练场的墙壁上,都印有五星红旗,每看一眼,都带来满满的荣耀感和正能量。

“每当面对着国旗,面对着这些前辈们拼来的累累硕果,心里怎么能不激动?我有什么理由不坚持?”罗晓韵说,龙舟课的训练,让她真切地明白了一个道理:“爱国、爱校,并不只是喊喊口号,而是要用实际行动来践行的。”

去年4月,罗晓韵在航头镇曹家宅附近一个两米多深的池塘里,救起了一名落水儿童,并婉拒了家长给的感谢红包。1个月前,她又在长沙与队友共同捧起了2018中华龙舟大赛女子青少年组的冠军奖杯。

上海海洋大学党委书记吴嘉敏认为,“大迟”的龙舟课,带给学生的感悟和启发,已远远超过了体育运动的本身,并已内化为学生心中的信念和追求。“体育不仅要锻炼人的体魄,更要塑造人的精神。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体育课,深化‘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让每一门综合素养课、专业课都能更好地实现育人功能。”他说。

(来源:《浦东时报》,2018年5月25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