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7月5日讯:6月27日,校学术委员会的二十多位委员就这次意义深远的网上大讨论开展了热烈的讨论。
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周应祺校长首先就前段时期的网上大讨论作了发言。面对学校划转上海市,面对入世的机遇,面对西部大开发,我们的学校究竟该怎么发展,上海水产大学办了八十几年,这一次又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路该怎么走?
对于这个深刻的思考,周校长首先阐述了我校今后的办学思想,要大力加强研究生教育,首先在数量上要上一个台阶;同时充分肯定了科研工作在学校发展优势与特色的重要作用。周校长着重指出,专业教师必须积极参与科研工作,这既是知识创新的需要,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科水平的需要,更是提高水产大学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的需要。教师和科研人员要加强学术的敏感性、主动性、钻劲和粘贴性,去争取各种途径的课题。
对于目前的学科建设和改革的重大问题,周校长指出,在学校隶属关系转变的新形势下,上海水产大学一定要在为全国和上海服务两个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学校的发展必然向多科性和综合性发展,必须打破围墙走联合发展之路,积极参与建立虚拟大学和联合体的活动,积极实现资源共享。我校要在现有的多学科基础上,组织学科群,发挥综合优势,按社会的需要积极发展新的交叉学科,如鱼菜共生的生态工程系统、水产冷链系统集成等。
周校长指出,学校还应加强一些相关学科实验室、教育基地和研究发展中心的建设,可以通过借鉴科研项目的实施来带动实验室和实验基地建设的模式,建成具有水产大学特色的教育科研基地,为上海的经济建设服务。
会上,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黄硕琳副校长对于参加这次会议的各位委员明确提出了以下几个中心讨论议题:1. 水产大学哪些学科能建成一流学科,如何办成特色和优势学科,如何提高学科的水平;2. 水产大学哪些学科应抓住西部开发的机遇,抓住加入WTO的机遇,“十五”期间这些学科的重点是什么;3. 我校应该建设的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是哪些;4. 我校应如何走综合性、多学科发展道路;5. 我校如何来实施学科交叉、打破围墙,如何发挥学科群的综合优势。
出席会议的委员以自己是水大人的忧患意识,就学校划转地方后,如何保持和发扬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如何开展我校的学科建设,紧紧围绕上述议题展开了坦诚的交流。大家清醒地认识到:水大要发展,就不能裹足不前,就要迎接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为能继续对学校的学科建设、科研工作献计献策,欢迎大家将意见和建议以书面形式上交或通过E-mail发到科研处(地址:jlli@shfu.edu.cn)。
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周应祺校长首先就前段时期的网上大讨论作了发言。面对学校划转上海市,面对入世的机遇,面对西部大开发,我们的学校究竟该怎么发展,上海水产大学办了八十几年,这一次又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路该怎么走?
对于这个深刻的思考,周校长首先阐述了我校今后的办学思想,要大力加强研究生教育,首先在数量上要上一个台阶;同时充分肯定了科研工作在学校发展优势与特色的重要作用。周校长着重指出,专业教师必须积极参与科研工作,这既是知识创新的需要,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科水平的需要,更是提高水产大学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的需要。教师和科研人员要加强学术的敏感性、主动性、钻劲和粘贴性,去争取各种途径的课题。
对于目前的学科建设和改革的重大问题,周校长指出,在学校隶属关系转变的新形势下,上海水产大学一定要在为全国和上海服务两个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学校的发展必然向多科性和综合性发展,必须打破围墙走联合发展之路,积极参与建立虚拟大学和联合体的活动,积极实现资源共享。我校要在现有的多学科基础上,组织学科群,发挥综合优势,按社会的需要积极发展新的交叉学科,如鱼菜共生的生态工程系统、水产冷链系统集成等。
周校长指出,学校还应加强一些相关学科实验室、教育基地和研究发展中心的建设,可以通过借鉴科研项目的实施来带动实验室和实验基地建设的模式,建成具有水产大学特色的教育科研基地,为上海的经济建设服务。
会上,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黄硕琳副校长对于参加这次会议的各位委员明确提出了以下几个中心讨论议题:1. 水产大学哪些学科能建成一流学科,如何办成特色和优势学科,如何提高学科的水平;2. 水产大学哪些学科应抓住西部开发的机遇,抓住加入WTO的机遇,“十五”期间这些学科的重点是什么;3. 我校应该建设的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是哪些;4. 我校应如何走综合性、多学科发展道路;5. 我校如何来实施学科交叉、打破围墙,如何发挥学科群的综合优势。
出席会议的委员以自己是水大人的忧患意识,就学校划转地方后,如何保持和发扬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如何开展我校的学科建设,紧紧围绕上述议题展开了坦诚的交流。大家清醒地认识到:水大要发展,就不能裹足不前,就要迎接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为能继续对学校的学科建设、科研工作献计献策,欢迎大家将意见和建议以书面形式上交或通过E-mail发到科研处(地址:jlli@shfu.edu.cn)。
(郭亚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