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9月13日专讯:明年是“十五”的第一年,做好“十五”科研工作是我校能否在“十五”期间谋求更大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申报指南及其它一些“十五”项目即将陆续下达,为了争取有准备、有目的地成功组织这些项目的申报工作,校科研处于9月11日下午在行政楼召开了科研工作会议,黄硕琳副校长、李思发首席教授、各学院有关领导、学科带头人、学科点负责人以及学科点骨干出席了这次会议。
黄硕琳副校长首先通报了农业科技与教育发展“十五”计划及2015年中长期规划的有关情况,其中重点介绍了“十五”水产业优先支持领域,包括:(1)水产养殖品种改良与育种繁育技术;(2)水产设施养殖及生物工程、信息工程等高新技术开发;(3)集约高产高效浅海养殖、滩涂利用以及内陆水域综合开发及环境生态控制技术;(4)远洋捕捞技术及装备开发;(5)水产渔业重大病虫害防治与预测技术;(6)水产品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技术。
在谈到我校今年的科研情况时,黄副校长指出,今年我校的科研形势比较好,截止8月31日我校科研和科技服务合同经费已近800万元,加上近期下拨的生态室杨先乐研究员主持的农业部“病原库建设”项目的500万元,合计总经费已近1300万元,预计今年比去年超过约30%。同时,黄副校长还提出了学校下半年的科研工作重点。
会上,科研处负责人还就我校对“十五”科研工作的准备情况以及科研工作情况作了简要的介绍。此后,渔业学院、海洋学院、食品学院、经贸学院等学院领导就各学院在“十五”科研申报工作中的打算也作了汇报。
学校要发展,教育质量是关键;教育质量要提高,尤其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科研是最有力的支撑。最后,黄硕琳副校长明确表示,学校的发展必须坚持教学与科研两条腿走路;他指出,学校的科研工作必须依靠校领导、科研处和广大科研人员三者通力协作;只有这样,才能使我校的“十五” 科研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黄硕琳副校长首先通报了农业科技与教育发展“十五”计划及2015年中长期规划的有关情况,其中重点介绍了“十五”水产业优先支持领域,包括:(1)水产养殖品种改良与育种繁育技术;(2)水产设施养殖及生物工程、信息工程等高新技术开发;(3)集约高产高效浅海养殖、滩涂利用以及内陆水域综合开发及环境生态控制技术;(4)远洋捕捞技术及装备开发;(5)水产渔业重大病虫害防治与预测技术;(6)水产品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技术。
在谈到我校今年的科研情况时,黄副校长指出,今年我校的科研形势比较好,截止8月31日我校科研和科技服务合同经费已近800万元,加上近期下拨的生态室杨先乐研究员主持的农业部“病原库建设”项目的500万元,合计总经费已近1300万元,预计今年比去年超过约30%。同时,黄副校长还提出了学校下半年的科研工作重点。
会上,科研处负责人还就我校对“十五”科研工作的准备情况以及科研工作情况作了简要的介绍。此后,渔业学院、海洋学院、食品学院、经贸学院等学院领导就各学院在“十五”科研申报工作中的打算也作了汇报。
学校要发展,教育质量是关键;教育质量要提高,尤其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科研是最有力的支撑。最后,黄硕琳副校长明确表示,学校的发展必须坚持教学与科研两条腿走路;他指出,学校的科研工作必须依靠校领导、科研处和广大科研人员三者通力协作;只有这样,才能使我校的“十五” 科研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郭亚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