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报11月6日专讯:11月6日,“第六届中日韩海洋生物资源利用与保护研讨会”在上海水产大学举行。来自上海水产大学、韩国国立江陵大学、韩国国立丽水大学、日本县立福冈大学、东京水产大学的18位专家就海洋生物的育种、病理、生态、繁殖、遗传、管理学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中国海域辽阔,海岸线全长 32000多公里,有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四大海域,总面积 470多万平方公里,有水生物种18000种左右,约占国内物种总数的20%,丰富程度位居世界前列,具有“多样性程度高、特有程度高、经济物种丰富”等特点。
然而,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出现严重衰退趋势,濒危种类日益增多,可利用物种的数量不断减少,海洋赤潮的发生也日益频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人为干预最突出的两个问题是水域污染和过度捕捞。尤其是90年代后,近岸生态环境恶化造成海洋鱼类产卵场受到破坏,许多品种因而毁灭。渤海中国对虾是我国独有的高经济品种,历来都是渤海渔业的支柱。但由于海洋环境的污染和人为侵害,年产量从1979年时的3万多吨降到近年来的3千吨左右。舟山渔场过去年产几十万吨的大黄鱼,如今只有几吨。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刻不容缓。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是蓝色的世纪。有关专家预言,到下世纪初,世界海洋经济产值可达15000亿美元。90年代,我国海洋经济以年均22%的速度增长。1979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仅64亿元人民币,1998年则达到3269.92亿元。2010年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超过10%。海洋经济被认为是21世纪最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之一。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直接关系着我国人民大众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世纪交替之际举行的此次研讨会,将推动我国蓝色经济向科学合理化方向发展。
中国海域辽阔,海岸线全长 32000多公里,有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四大海域,总面积 470多万平方公里,有水生物种18000种左右,约占国内物种总数的20%,丰富程度位居世界前列,具有“多样性程度高、特有程度高、经济物种丰富”等特点。
然而,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出现严重衰退趋势,濒危种类日益增多,可利用物种的数量不断减少,海洋赤潮的发生也日益频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人为干预最突出的两个问题是水域污染和过度捕捞。尤其是90年代后,近岸生态环境恶化造成海洋鱼类产卵场受到破坏,许多品种因而毁灭。渤海中国对虾是我国独有的高经济品种,历来都是渤海渔业的支柱。但由于海洋环境的污染和人为侵害,年产量从1979年时的3万多吨降到近年来的3千吨左右。舟山渔场过去年产几十万吨的大黄鱼,如今只有几吨。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刻不容缓。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是蓝色的世纪。有关专家预言,到下世纪初,世界海洋经济产值可达15000亿美元。90年代,我国海洋经济以年均22%的速度增长。1979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仅64亿元人民币,1998年则达到3269.92亿元。2010年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超过10%。海洋经济被认为是21世纪最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之一。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直接关系着我国人民大众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世纪交替之际举行的此次研讨会,将推动我国蓝色经济向科学合理化方向发展。
(宁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