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十五”科研开局良好

发布日期:2001-02-19 责任编辑: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1064设置

    科研处消息:2000年,在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我校科研工作克服了管理机制转换带来的不利影响,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科研和科技服务总经费达到1231.2万元,比1999年增加23.4%。
    2001年,是“十五”第一年。寒假刚过,就有好消息传来:由我校黄硕琳教授主持的国家级项目——海洋215专题“划界与东黄海渔业的关系”获得国家科技部批准,项目经费为45万,农业部配套3万,这是我校进入“十五”后取得的首个国家级重大项目。最近,第二批农业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业已下达,我校共获四项,总经费为25万元。另外,我校申报的二项国家级农业引资项目(948项目)已通过专家评审,有望获得资助。
    寒假期间,应云南省红河州科委的邀请,上海市科委有关部门领导和我校科研处负责人、渔业学院朱学宝教授就红河州开展设施渔业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在此基础上,与他们签定了具体的合作协议。该项目总投资300万元,我校设施渔业学科点负责项目的总体布局设计、车间构成的工艺设计、水处理工艺设计及技术指导。据市科委的同志反映,云南是我市对口扶贫省份,但到目前尚未有比较好的科技合作项目。他们对此合作项目很有信心,也将为该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必要的支持,使其成为上海对云南对口支援的示范工程。
    进入“十五”后,我校的科研工作既面临着机遇,又遇到了重大的挑战。作为一所新的市属高校,如何使我校的特色专业为地方经济,特别是上海市的经济建设服务,进一步开拓和发展我校的科研和科技服务还有很多文章要做。在新的学期,科研处将根据校领导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加强对重大项目的管理、制订好科研奖励措施、加大科技服务力度,为把学校建成“学术与应用并举、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有特色的多科性大学”而努力工作

(郭亚贞)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