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竞争——实质是素质和能力的竞争

发布日期:2001-03-29 责任编辑: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952设置

    2001届毕业生的择业“大战”于去年年底拉开帷幕。由于96级一次就业率到6月底达到90%,因此,大家对97级就业率普遍看好。但计算机学院的毕业生并非如大家所想——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就业形势的严峻使学院领导更加注重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上学期末,专门请来就业指导中心的杨小玲老师为同学讲解就业的注意事项,并就同学们在择业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从今年的就业形势出发,结合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学院提出个人就业定位的指导思想。但是通过学生择业,我们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根据所学专业课程,本届学生择业面较窄,多数任职程序员、软件工程师、网络管理员等。这不同程度的反映了我们在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教学改革刻不容缓,专业课程的设置与社会市场需求应紧密联系。在学生就业流向中,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深思,对那些想继续深造的学生来说,缺少专门的课程指导,是考研“剃光头”的主要原因。各企事业单位需要的是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的计算机人才,而我们的学生动手能力不够强,实践机会实在太少,这成为学生择业过程中的障碍。我认为,学院应尽所能,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积极提供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取胜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应通过97级学生就业情况,看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就业竞争实质上是素质和能力的竞争,我们所培养出的人才应更适合社会市场的需求,这也是教学改革的指导方向。

(陆淑睛)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