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上柴股份有感

发布日期:2001-12-26 责任编辑: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935设置

    为使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经贸学院院长张相国、院办梁昌祥老师亲自联系校外企业,为学生提供参观机会。
    12月21日上午,我们99级国贸专业的同学参观了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团委书记热情接待了我们,并向我们介绍了公司概况,产品情况,以及企业历史、优势、改革与发展等。随后又亲自带领我们参观了机械加工车间,向我们展示了该企业优质的产品和一流的生产线。
    我们从中得到了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国企应当在不断改革中求生存,求发展。上柴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上海柴油机厂,是一个国有企业,1994年转制为股份有限公司,继1995年在企业内部推进“二分二制”改革后,1998年又开展了降本增收工作,成本降低到3044万元,1999年降低至2495万元,2000年降低到1600多万元,进步是飞速的。上柴股份有限公司能在众多国有企业面临倒闭的困难下,顶住压力,积极实行改革措施,不仅如此,还在2000年盈利6000多万,并预计今年盈利1个亿,这充分表明了改革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国有企业生存的意义。
    第二、国企应在竞争中求发展。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国企业将面临国际化竞争的冲激和新一轮行业横向、纵向大战。许多国企因经不起这样激烈的竞争,最终退出市场,而上柴股份有限公司则敢于迎接挑战,加速产品更新和企业结构优化、切实改善了经济运营质量,积极寻找战略合作伙伴,把握新的发展契机,使一个拥有6000多职工的大厂能不断前进,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新的经营理念是国企发展的必要条件。一个企业要生存、要发展,缺不了良好的经营理念。上柴股份有限公司就十分善于接受新的经营理念,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建立业绩至上的企业文化,大量起用年青高级人才。目前领导层有1/3是青年人才,使企业领导班子更有生机和活力,充满了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
    第四、借助外力,开拓更大市场。作为学国际贸易的学生,我们认为当前国企应抓住入世这一良机,不仅要抢占国内市场,更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国际市场进军,通过发展进出口贸易不断壮大企业实力。
    通过这次参观,我们学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短暂的参观很快就结束了,但留给我们的却是长久的思考。我们感谢学院提供了一个如此好的机会,也希望广大同学能积极主动地去了解社会,投身实践。

(汤晓慧)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