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图书馆王世伟教授为我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作业务培训

发布日期:2005-12-07 责任编辑: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810设置

    我校图书馆本学期第二次全员培训如期举行,特邀上海图书馆、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党委副书记王世伟教授作题为《怎样做一个理想的图书馆员》的业务讲座。
    王世伟教授从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的“图书馆学五定律”出发,强调图书馆员存在的价值就是服务,从而引出了如何做一个理想的图书馆员的话题。王教授援引闻名世界的美国图书馆学家麦-杜威的描述,认为理想的图书馆员要具备三大品质:一个清醒的头脑,一副勤劳的双手,一颗伟大的心灵。
    所谓一个清醒的头脑,就是理想的图书馆员要意识到由于技术的发展和馆藏载体的变化,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图书情报的专业化程度、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当图书馆的馆藏从书本式为主进入印刷型与电子型并存的时代,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也进入阵地服务与网络服务并重的时期。借助于网络,文献资源得到充分的共享,使得图书馆的服务无论其功能、范围还是形式也无限增长。因此,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图书馆员,就必须不断学习,从专业化的角度提升自己、塑造自己,根据图书馆服务的变化、读者需求的变化,设定学习的目标,使自己的能力发展与社会需求相一致。
    所谓一副勤劳的双手,就是理想的图书馆员要脚踏实地,在自己的岗位上进行创造性的工作,不断向自己提出发展目标和要求。要多学、多问、多记、多思,使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要善于从图书馆日常工作出发,做好调查统计分析工作,以此改进服务水平。要善于利用时间和遵守时间,了解图书馆各部门工作情况,钻研精通本职工作。
    所谓一颗伟大的心灵,就是理想的图书馆员要爱岗敬业,在读者和文献之间架起桥梁,无论是对读者,还是与同事相处,都要有一颗欣赏、宽容和理解之心,在图书馆营造一种尊重、和谐的氛围。尊重读者,对读者一视同仁、避免冲突;爱护文献,对文献视如生命、 充分利用;团结同事,对同事以诚相待、互相尊重。
    凭借着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娴熟的授课技巧,王世伟教授的培训内容妙趣横生,穿插其中的一些例子和方言俚语,使得抽象的理论脱去了艰涩的外壳,为在座的图书馆员开阔了眼界并提供了实践方法。

(图书馆)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