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校优秀学生辅导员刘智斌老师为同学作报告

发布日期:2006-03-13 责任编辑: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682设置

    到底什么是成功?
    成功到底能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满足和体验?
    二十一世纪的年轻人应当如何追求成功?
    3月7号,刘智斌老师以“Be your personal best”为题,为信息学院的学生讲了一场关于成功的形势政策讲座。
    刘老师联系学院实际情况,分析了当前学生当中的六种迷茫心态,提出“多元化成功”的理念,他指出,多元化成功就是自己的行为是否对社会、对他人或对自己有益,是否能让一个人在自主选择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己,并由此获得最大的快乐。他以财富、地位为坐标,形象的举例:林肯、爱因斯坦、比尔盖茨、特蕾莎修女、梵高、卡夫卡和自己的母亲来说明,这些人尽管财富有多少、地位有高低,但都是快乐的,在自己的选择中享受成功的乐趣。他指出,每个人的成功哲学都是不同的,关键是选择好自己适合的道路,并且不多超越自己。刘老师为我们举了曾经轰动一时的新闻——哈佛女孩汤玫捷,一个普通的女孩,不被成功的固定模式所束约,而是选择了自己的人生道路,不断挖掘自己的兴趣与特点,不去刻意重复他人的道路,这也是多元化成功典型案例。
    那么怎么获得成功呢?刘老师用非常形象的同心圆做了精辟的解释。他指出,正确的价值观是成功的核心,围绕核心有六种非常重要的态度,积极、同理心、自信、自省、勇气、胸怀,以及在价值观和态度指引下的追寻理想、发现兴趣、有效执行、努力学习、人际交流、合作沟通等六个基本行为方式。他最后用梁启超的名言“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鼓励青年同学,自信自觉,勇往直前,争取成功!
    “Be  your personal best ”,一堂短暂的形势政策很快就进入了尾声,今天的讲座对于我们的未来成功之路点亮了明灯,形象生动的事例为迷茫的心指明了方向,风趣幽默的语言让我们在欢乐中获得了不少启迪。
                                       

(信息学院)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