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本着尽快了解、提前思考与操作此项工作的目的,5月25日,人事处召开专题讨论会,根据上级材料精神,围绕我校实际情况,研讨岗位设置、岗位分级的相关问题。
岗位设置管理讨论包括了设置原则、岗位等级类别设置、岗位总量和结构比例、岗位任职条件、岗位聘用、组织实施等内容。通过讨论,大家达成了一些初步意见,并充分认识了该项工作的系统性、复杂性、长期性,人事处将按照教委的相关要求,紧密结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我校实际情况,早思考、早准备、多调研,细操作,稳步推进。会上,处领导布置了下一阶段对此项工作的安排,要求大家领会精神,掌握政策,关注动态,做好测算,并开始研究设岗原则及分级标准。
根据有关文件精神,事业单位岗位分类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即一至十级职员。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其中:高级岗位分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即一至五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鼓励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岗位设置管理讨论包括了设置原则、岗位等级类别设置、岗位总量和结构比例、岗位任职条件、岗位聘用、组织实施等内容。通过讨论,大家达成了一些初步意见,并充分认识了该项工作的系统性、复杂性、长期性,人事处将按照教委的相关要求,紧密结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我校实际情况,早思考、早准备、多调研,细操作,稳步推进。会上,处领导布置了下一阶段对此项工作的安排,要求大家领会精神,掌握政策,关注动态,做好测算,并开始研究设岗原则及分级标准。
根据有关文件精神,事业单位岗位分类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即一至十级职员。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其中:高级岗位分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即一至五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鼓励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人事处 李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