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一个月的动员和准备,12月14日早晨八点,人文学院今年的献血工作正式开始了。吹着海风的水大校园在清晨显得格外寒冷,但丝毫挡不住学子们的献血热情。众多人文学子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参与了无偿献血,在全院共504名同学中高达105名同学报名参加献血。医护人员、志愿者和辅导员老师都各司其职,整个活动井然有序。人文学院负责献血管理的秦向荣老师说:“今年献血与往年不同,今年献血比较晚,但同学们的积极性特别高。”
二次献血的李悦同学
在献血活动现场,排队等候献血的同学中有不少是第二次、甚至是第三次献血的同学。上海水产大学第四届十佳女大学生、复员军人、05行管4班的李悦同学在人文学院的献血报名表上是第一个,这也是她个人的第二次献血了。第二次献血的乔琦同学说:“原来在路上看到无偿献血很想挽起手腕,但觉得不好意思。学校组织就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是在做公益事业,作为一个希望加入党员队伍的大学生来说,这更是义不容辞的。”当被问起,抽血是否紧张时,他笑笑说,“这很平常,没什么害怕的。”并且他表示如果明年还有无偿献血活动,他还是会参加的。
更有很多新生,在无偿献血时都主动挽起手腕。女同学们露出纤纤玉手,不退缩不胆颤,大有巾帼不让须眉之意。献血处,我们采访了第一次献血的新生冯同学和王同学。献完血后,王同学高兴的给我们看了她的无偿献血证,她兴奋的说:“我献血了!做了件值得骄傲的事,胳膊酸也不算什么。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应该起好带头作用。”冯同学说“胳膊有点酸,虽然这200CC血也不是很多,但也许就是这200CC可以让一个白血病儿童更活跃一天,让需要血液的人们多一点希望。”另一位同样07级的施同学很兴奋的蹦出了体检处,因为她可以献血了,她说她要为她的十八岁做件有意义的光荣的事,留个纪念。在献血室里有一条横幅:“你献血,我送福,健康快乐齐分享!”也许,无偿献血的意义正是在此。
在体检出口采访时,体检合格的同学显得高兴而毫无惧色,因为身体的客观原因而不能献血的同学则有些落寞。07级的周同学则显得很沮丧,她说:“献血是件另人兴奋的事,一点也不害怕。没能献成血,我有些失落。”同样没能献血的施伊锴同学说,“献血是光荣的,今年没献成,明年有机会还是会再报名的。从今天起要把自己的身体养养好,不能再被体检刷下来了。”还有很多因为感冒体检不合格的同学,为了表达自己的一份心意,为了给献血者一个更好的服务,他们为献血的同学做志愿者,提包,拿大衣。每一个志愿者也都是光荣的,他们最早到又是最晚离开。
参与无偿献血的大学生向一些害怕献血的同学证明了献血不仅无损健康还有利于血液循环。他们用行动号召所有人:积极行动起来吧!正如宣传横幅所言:我健康,我献血,我光荣!
我院在这次的工作中,周密组织、精心安排,多渠道、多途径宣传无偿献血工作,充分调动了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党员也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服务献血的同学,引导广大师生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公益意识,也使献血工作成为我校学生思想进步的又一重要平台。
(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