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娟教授从教55周年暨80华诞学术研讨会举行

发布日期:2008-05-22 责任编辑: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2554设置

      5月18日,生命学院在军工路校区科技楼会议室隆重举行“庆祝王素娟教授从教海藻生物学55周年暨80华诞学术研讨会”,生命学院藻类教研室全体师生齐聚一堂,热烈祝贺我国著名藻类学家王素娟教授从教55周年和80华诞,王素娟教授亲临会场出席学术研讨会,校党委书记叶骏到会祝贺。



马家海教授作学术报告

      会上,校党委副书记吴嘉敏教授代表学校发表热情洋溢致辞,他高度评价了王先生为我国海藻生物学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并向王素娟教授赠送了纪念礼品。李家乐院长代表学院介绍了王先生从教55周年的丰功伟绩,并要求大家学习王先生严于律己、吃苦耐劳、不断进取、献身科学与教育的创新精神与高尚品格。集美大学科研处处长陈昌生教授、水产学院王志勇教授、中国水科院东海水产研究所马凌波副研究员特意赶来向王先生表示祝贺,并在会上向王先生汇报了自己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王先生认真听取了弟子以及弟子的学生们的学术报告,为年轻同志所做的科研工作和取得的成果感到由衷高兴,并语重心长要求弟子们严格、严格、更严格,努力、努力、更努力,为海洋生物学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与会人士表示,此次学术研讨会和庆祝会的举办就是为了让我们这些后辈学习她献身教育、尊重科学的人格魅力,学习她严于律己、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热情助人的高尚品格,学习她不断进取、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使我们的后来者在人生道路上“上下求索”,不断为我们上海海洋大学的发展做新的、更大的贡献。



王素娟教授早期工作照

附:王素娟简历与学术业绩
      王素娟教授,1928年生,山东省益都县人。1953年毕业山东大学水产系,一直在上海水产学院任教至今。1985年曾以访问学者身份在美国西伊利诺易大学进修,并曾在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合作研究紫菜原生质体分离工作。王先生曾任国际藻类学会、国际海藻学会组委会委员,中国藻类学会常务理事、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务。王素娟教授为我国著名的藻类学家,在世界藻类学术界也有重要学术影响。
      她先后承担过水生生物学、微生物学、湖沼学、海水养殖、海藻学、经济海藻学、藻类养殖学、藻类细胞组织培养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并承担了“海带南移”的国家任务,曾在浙江开创了“条斑紫菜浮筏养殖”课题与现场教学,为此,所在教研室被评为1960年上海市文教先进集体,王素娟教授也被评为市文教群英先进个人,并出席了全国文教群英先进大会。1972-1979年,在我校迁址福建省厦门期间,王教授坚持以教学结合生产实际,解决了坛紫菜养殖生产中的采苗技术难点,如绿烂病、冷藏网、以及流水刺激壳孢子放散等技术,推动了藻类产学研结合的发展,因此王素娟教授课题组被评为福建省先进教学集体并获得福建省科技成果奖,并在1978年出席了全省科学大会。1980年我校重新迁回上海后,王素娟教授积极筹建海藻细胞工程实验室,并转向新的科学领域——海藻生物技术,先后承担了国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等多项重点课题的科研工作,其中“八五”期间承担国家自然基金“紫菜基因工程育苗”项目;“九五”期间承担国家科委重点攻关“紫菜细胞技术育种”项目。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与省部级奖励,如“坛紫菜营养细胞育苗养殖的研究”获农业部1986年科技进步二等奖及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条斑紫菜体细胞育苗技术”获1991年上海科技博览会优秀奖。
      王素娟教师从事科研工作以来,发表学术论文和专著合计百余篇(部),她著述的《藻类养殖学》、《中国经济海藻超微结构研究》、《海藻生物技术》《中国常见红藻超微结构研究》等著作已经成为研究藻类学的经典著作,受到藻类学界的高度评价,并作为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研究生、本科生的教材与参考书。由于王素娟教授在藻类学教学、科研和生产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于1990年荣获国家教委与科委联合颁发的“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92年荣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列入《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水产卷人物条目等荣誉。2004年,鉴于王素娟在藻类业界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经世界教科文卫组织大中华区专家组审定,她被正式批准为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组成员。
      王素娟教授是我校海洋生物学学科最早的优秀学科带头人,王素娟教授积极争取国内外科研基金,为人才培养(包括青年教师出国进修)与实验室建设提供了经费保障,为我院乃至我校的海洋生物学学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她为我校和全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海洋生物学特别是藻类学研究领域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我校目前藻类学学科研究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与她奠定的学术基础紧密相关。

(生命学院)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