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日前召开'06培养方案教改实践总结座谈会

发布日期:2010-05-10 责任编辑: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2499设置

      为了深入开展’06培养方案教学改革实践的总结工作,探讨深化教学改革的难点、瓶径和思路,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在学院开展前期总结工作的基础上,教务处于2010年5月8日组织部分学院和专业,围绕实施’06培养方案,就本学院近四年来的主要教学改革实践,包括建设成果与存在的问题,开展了交流和座谈。潘迎捷校长、程裕东副校长及李家乐、王锡昌、黄冬梅、平瑛、周永模等学院领导和有关专业老师参加了座谈会,校长助理、教务处处长吴建农主持了会议。
      会上,环境科学、热能与动力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林经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7个专业,就总结工作的组织和总结报告的主要内容作了汇报交流。
      围绕深化’06本科培养方案教学改革工作,与会学院院长结合本学院情况作了发言,介绍本科教学改革工作及其取得的成绩与进展,分析了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并就强化课程内涵建设,开展教育培训,发挥专业负责人作用等提出了建议。校长助理吴建农处长在发言中从加强宣传与培训、完善管理制度与执行力、建立怎样的激励机制、丰富基层教学组织活动和建立及时、准确、科学的教学信息反馈与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意见。
      程副校长在讲话中根据当今大学本科教育发展的规律,说明了人才培养的特点与要求,强调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就培养计划的框架、专业课程的设置、各级教学管理组织的关系、教学运行管理中管理部门、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资源保障等问题作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在寻找完善’06培养方案教学改革实践所要解决的问题时,不仅要提出问题,更要分析和研究清楚。
      潘校长在讲话中指出,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需要高水平的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是关键。’06培养方案教学改革实践的总结和提升工作,既要总结成绩,也要梳理问题。要处理好六种关系:(1)学校与学院的关系,理清学校、学院及学院内部各自需要解决的问题;(2)方案设计与执行方案的关系;(3)改进管理与深化改革的关系;(4)政策与投入的关系;(5)能力与素质的关系;(6)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要做好三件工作:(1)促进教育国际化,提高英语教学水平;(2)走特色化发展道路,我校办学特色不仅要体现在学科和科研上,还要体现在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中;(3)研究解决远郊办学环境下的有关问题。

(教务处)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