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副书记殷一璀视察我校瀛东生态村产学研基地

发布日期:2011-05-27 责任编辑: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6177设置

      5月25日下午,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市科委党组书记陈克宏,主任寿子琪、崇明县委书记彭沉雷等领导以及市科技口的党员代表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我校崇明瀛东生态村上海海洋大学产学研基地。潘迎捷校长热情洋溢地向领导和代表们简要介绍了我校与瀛东生态村科技对接,开展长江特色经济水产动物驯养及繁殖以及实施蟹虾鱼生态养殖的情况。

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听取基地情况汇报

 

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参观养殖基地

瀛东村产学研基地主要承担长江特色经济水产动物驯养及繁殖工作

市科技口党员代表参观养殖基地

      瀛东生态村位于长江口崇明岛东端,是我市第一个迎来旭日的自然村。1980年代初,村党支部书记陆文忠身先士卒带领几个村民在荒滩上围垦养殖并建村。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现在的瀛东村河道纵横、湖泊相连,标准池塘鳞次栉比,拥有水面近2000亩。长期以来,村里一直采用高密度、高产量、高投入、高排放的传统养殖模式,主要养殖青、草、鲢、鳙、鲤、鲫、鳊、鲂等经济价值较低的种类。随着水产行业竞争的加剧及各类养殖成本的提高,瀛东村面临突破传统养殖,努力发展特色水产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我校水产与生命学院成永旭教授研究团队借项目合作之机密切接触瀛东生态村的主要领导陆文忠等,共同提出了瀛东村发展长江特色经济水产动物驯养、繁殖及鱼虾蟹生态养殖的战略构想,并派驻团队老师王春博士长期扎根基地,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文汇报曾于2011年1月27日在头版刊登了我校教师在瀛东生态村开展科技服务工作的报道。
      潘迎捷校长非常重视瀛东村上海海洋大学产学研基地的建设,两次亲临现场,勉励我校科技人员发扬我校光荣传统----人才培养根植于祖国的水网阡陌,科技服务践行于祖国的田间地头,试验论文书写于祖国的江河湖海,力求创新,创出佳绩。并且进一步叮嘱道:要坚持与瀛东村的长期合作,积极引导村里开展湖泊、池塘、河道的生态养殖,突破传统养殖高投入、高密度、高产量、高排放、低效益的模式,就其“碳汇渔业”建立一套“瀛东模式”,为上海地区渔业发展模式提供一个样本。在此之前,水产与生命学院院长李家乐教授陪同我校老教授谭玉钧先生考察了基地建设。科研处陈文银副处长就具体工作给予了建设性意见。

(撰稿:王春 摄影:陈礼平)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