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育人质量

发布日期:2011-05-27 责任编辑: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2624设置

——我校召开教育思想大讨论教学专题座谈会
 
       5月26日上午在行政楼104会议室,教务处组织召开教育思想大讨论教学专题座谈会,来自各学院(部)及相关职能部门的近50位代表参加了座谈会。会议由潘迎捷校长主持,校党委书记虞丽娟出席会议并讲话,程裕东副校长作主题发言。

       首先,宣传部江卫平部长从要点、重点和意义三个方面解读了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上的讲话精神。胡总书记在讲话中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出的“四个大力”的要求,对全国青年学生提出了“三个紧密结合”的希望。这是胡锦涛总书记继去年7月13日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今年2月21日在中央政治局第26次集体学习重要讲话之后关于教育工作的又一篇重要讲话,是推动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献。我们要把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转化为正确的办学方向、办学理念、发展思路和改革措施,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整体提高育人质量。
       在主题发言中,程裕东副校长从教育思想对明确学校办学定位、形成办学理念、明确办学目标的重要意义及逻辑关系谈起,以国外标杆学校的启示谈以培养方案为载体将办学目标细化为能力培养,通过构建课程体系、重构良好师生关系、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充分发挥基层教育教学组织的作用等培养现代大学生应具有的知识结构与理解能力、泛用型人才能力、团队合作与组织管理能力、社会责任感及综合学习经验与创造思考等方面的能力。他在讲话中引用温家宝总理的一句话“历史是一面镜子,国际经验也是一面镜子。我们在现代化的进程当中,始终要注意经常地照一照这两面镜子,鉴古知今,博采众长。”,指出在人才培养工作中要时刻开展横向与纵向的比较,要注重理念的现代化、目标的国际化、实现的路径与政策、评价尤其是过程评价的活跃化和频繁化。加强培养方案的有效执行,要处理好培养方案执行与专业建设、组织作用发挥、政策保障及师资配置水平的关系,要更加注重师资课程的稳定性、更加注重课程教育质量、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更加注重教学质量评价,全面提高育人质量。
       虞丽娟书记就如何推进学校质量建设年、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谈了三点意见。一是上下形成共识、全员共同行动。首先要在认识上统一思想。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要贯穿发挥大学四大功能(教学、科研、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的全过程。质量是立校之本、生存之基、发展之源。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个系统工程,一方面本科教育是立校之本,教学工作处于中心地位,教育质量是生命线;另一方面,深化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建设,把提高质量贯穿于办学全过程,全校上下努力、实现人人自我质量保证,力争各方面取得实质性成效。其次要全员行动,一起思考我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途径、培养措施、评价的体制与机制。在培养途径上倡导整合教育,开展跨学科教育,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衔接、学校与社会互动和国际化教育。在培养措施上开展培养模式改革、重构课程体系、开展海洋通识教育、培养优秀群体。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各单位、各部门各司其职,构建协同平台,机制上保证、信息上共享,协同管理、协同教育,管理重心下移,强化过程管理。用好考试指挥棒,探索考试方法改革,增加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不断调动学生积极性。二是要加强联动机制建设,推进协同育人。加强学校与学院的联动建设、推进三风联动建设,实现教书、管理和服务三育人。三是调动师生积极性主动性,实现自我质量保证。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执行力;弘扬师德师风,完善评价、激励机制;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从“他律”转向“自律”,从“自觉学习”转向“自主学习”,切实提高育人质量。虞书记最后强调本次教育思想大讨论要结合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重要讲话组织师生大讨论,领导下基层参加。要求宣传部将本次讨论会的发言材料上网,供各单位组织讨论。
       潘迎捷校长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本次讨论达成了三点共识:第一,把提高育人质量作为高水平特色大学的根本任务,也是内涵转型的重要任务;第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育人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学校“十二五”期间最紧迫、最艰巨、最重要的任务;第三,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是学校“十二五”全面改革中最重要的改革,学校要花大力气、下大功夫。
       在座谈会上,来自8个学院的代表作了重点发言,他们分别从教风学风建设、教学管理、专业建设、人文素养教育、创新培养、基础课教学等角度谈了育人工作。

(撰稿:轩兴荣 摄影:于光磊)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