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炼大学精神 明晰办学理念 我校举行大学文化建设专题座谈会

发布日期:2011-07-07 责任编辑: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3090设置

      2011年7月5日下午,主题为“培育大学精神,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教育思想大讨论座谈会在图文信息中心102室举行。校党委书记虞丽娟、校长潘迎捷、校党委副书记吴嘉敏、副校长封金章,以及各学院党委书记副书记、机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出席了座谈会,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黄晞建主持了座谈会。

      大学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历史积淀,创新品格和价值取向,在我校即将迎来百年校庆之际,凝炼大学精神,明晰办学理念等对将来百年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座谈会上,与会教师积极发言,畅谈国内外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现状,对我校大学文化建设建言献策。海洋科学学院陈勇教授阐述了大学文化的传承、进化和拓展;水产与生命学院吕为群教授认为大学文化是知识、能力、人格的升华和结晶,是大学思想和精神层面的一种过程和氛围;经济管理学院韩兴勇教授建议我校大学文化建设应确立自己的大学文化教育体系,营造自己的大学文化环境;人文学院郑建明老师认为大学文化应该体现的是一种共性,其核心与灵魂是大学的精神文化;经济管理学院杨正勇教授则从大学文化的四大要素和六大特征谈起(四大要素:精神、制度、行为和环境;六大特征:崇尚道德、持续性、追求真理、学术自由、批判性和包容性),在我校目前大学文化建设中,还需着力加强从制度建设和环境建设;校团委书记夏雅敏从志愿者活动、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方面介绍了目前我校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情况,校园文化活动已具备多层面、深层次的特点,但不足的是认识偏颇、缺乏统一协调、活动流于形式、人文氛围相对淡薄;宣传部部长江卫平介绍了大学文化的概念,大学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文化,我校应从大学精神、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办学思路、教风、学风、培养目标等方面建设大学文化。
      潘校长作了总结发言。潘校长指出,大学文化是精神与物质的有机结合,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学校的发展过程中文化无处不在。建设大学文化的过程是一个历史传承、血脉延续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要围绕学校的主要魂脉进行不同的提炼。
      虞书记讲话时指出,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是大学存在价值和个性特征的体现。发展文化,就是建设人类自身的精神家园;发展海洋文化,就是建设人类在海洋世纪的海洋精神家园。大学文化表现在一所大学包含的软环境、硬环境的形、神、魂的各个方面。首先是大学的理想和境界、使命和追求、精神品位和整体风貌,经过积累逐步形成一所大学的内在品质、精神环境、文化氛围、文化传统、文化精神,每个大学都有自身特有的“文化名片”;其次是大学制度的合理性和管理模式效率的不断追求,大学精神风貌的生动表现和师生的行为方式;再者是校园风物,学校的形态等等。因此,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要围绕一条魂脉展开,即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学校传统、办学特色——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大学制度、管理模式——大学精神、学校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精神风貌——校园文化、氛围环境——师生的行为方式——最终实现办学目标。在99周年校庆来临之前,在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要提炼出符合我校特点并赋有时代特色的办学思想、办学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海大精神等。
      座谈会上,每位与会人员还拿到一本《大学文化建设参考资料》,其中包含宣传部前期收集和整理的我校大学精神、办学目标、办学铭等,以供各位与会人员参考和讨论。

(撰稿:江菊美 摄影:于光磊)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