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游赛金山赛区公开水域补给站志愿者工作纪实
7月23日是上海海洋大学金山公开水域志愿者上岗的最后一天,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这一天,“海番茄”迎来了这五天里最大的一次考验——男女25公里的争夺,“水里1公里,地上4公里”,比赛全程至少要耗费6个小时,加上酷热难耐的高温天气,这对运动员和为赛会服务的技术官员和志愿者的体力和耐力,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为降低比赛的危险系数,组委会将比赛时间从早8点提前到了6点,志愿者们3点半便从学校出发赶往金山,车上短暂休息过后,便马不停蹄的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在众多的服务岗位中,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工作岗位——补给站管理。唯有它的工作地点是设在海上的,这里的志愿者每天都是最后结束工作的。公开水域只有10公里、25公里的长距离比赛设有补给,在一圈2.5公里的赛道上设有1号、2号两个补给站。在检查各国教练所用补给杆的长度和补给杆前方国旗大小都符合要求后,根据各国教练的需求会发给他们1号、2号补给站的卡片,持有卡片他们便可以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坐上快艇到两个补给站上。运动员每圈通过补给站并需要能量补充时,教练员便会将事先调配好的能量饮料放在补给杆前递给运动员。每个补给站都只设有一名志愿者,他们的任务是协助技术官员管理补给站的秩序,在技术官员、教练员、媒体摄影记者和船员之间起到沟通桥梁的作用,并在每一圈运动员通过补给站后清理一次补给站周围的塑料瓶和悬浮物。
志愿者在补给站清理海面漂浮物
尽管组委会允许志愿者中途坐船到卫生间,但是他们为不影响运动员比赛,也为船员减轻压力,他们时刻坚守在补给站上,有时渴了他们会忍一忍到上岸后再喝水。尽管他们要顶着炙热的太阳一个人在补给站上工作几个小时,不能像其它岗位上的志愿者互相之间有言语上的沟通和交流,有时会很寂寞,每一圈还要重复同一件事情,在比赛完全结束后他们要将补给站打扫干净后才能撤回码头,但是这一切并没有让他们感觉到苦和累,因为他们都抱着一颗志愿奉献的心来参加服务的,他们也都很珍惜这样一次锻炼自我的机会。
志愿者与国外技术官员合影留念
在五天的服务当中,他们同样收获了经验,收获了志愿服务带给他们的快乐。尤其是在与外国友人的沟通中,他们增强了自己与老外交流的自信心,也提高了自己的口语水平,也让他们在与外国人的相处中开阔了视野,体会到了“五湖四海一家亲”。据他们讲,还有这样一件和国外技术官员间交流上的趣事发生在他们的工作期间。最后一日的25公里,6个小时很是酷热难耐,在补给站上的教练员时不时会跳进水里游上一会儿再上来,为自己降降温。但组委会考虑教练员的安全和赛道正常的秩序不被打乱,要志愿者做下沟通,让教练们不要下水游泳。志愿者想通过技术官员告知教练员不要再这里游泳,便对技术官员说:“Excuse me,it is not allowed to swim here。”技术官员立即对志愿者做出敬礼的手势,风趣的对志愿者说:“I’m the captain。”技术官员幽默风趣的动作和机智的回答引得在补给站上休息的教练员们阵阵发笑,志愿者也跟着笑了,也为酷热下的教练员们带来一丝清爽。志愿者连忙修正:“Please tell them,thank you。”技术官员连拍志愿者的肩膀并对志愿者负责的态度竖起了大拇指,“yes,yes,I know,you did a great job。”在和技术官员的协作下,志愿者们很好的践行了志愿者精神,也与他们成为了很好的朋友,这都将是他们一生的财富。他们是公开水域海面上一抹亮丽的红色风景线。
“海精灵”们的努力得到了组委会的高度肯定和赞扬。尽管为期5天的世游赛金山赛区志愿服务已结束,但奉献、参与、互助的志愿精神会永远铭记于每一位参与世游赛服务的“海精灵”心中,他们用汗水和智慧展示了海大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也为金山公开水域的比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撰稿:党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