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教授博士服务团第四分团赴浦东新区开展科技服务

发布日期:2011-09-06 责任编辑: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2402设置

       9月2日,新学期伊始,我校教授博士服务团第四分团即赴浦东新区进行了科技下乡服务活动。团员由赵金良、吕利群、钟国防、陈晓武、冯建彬、刘志伟、王浩等组成。
       本次科技服务第一站是浦东新区老港镇沈富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是上海市最早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占地面积200余亩,主要从事南美白对虾的养殖,2010年11月与我校签订了产学研对接协议,成为我校上海地区19个产学研对接单位之一。在沈富水产合作社,服务团成员首先与合作社的负责人沈兰英女士、技术员以及上海市浦东新区水产技术推广站陈建林、陈平,老港镇水产办潘永才主任等进行了交流座谈,详细询问了合作社今年养殖的南美白对虾种苗来源、饲料来源、投饲情况以及养殖过程中相关的水质调控技术,特别是应对今年台风问题所采取的一些措施。

服务团与当地水产技术推广站水产合作社与座谈

第四分团在浦东老港镇养虾池边调研

       交流过程中,我们发现养殖户目前容易接受鱼虾混养的模式来养殖南美白对虾。沈富合作社负责人告诉我们,今年他们在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池塘中每亩套养了1000尾青鱼,对虾病害是少了,养殖过程中基本上没有用其他的消毒药,但发现青鱼吃虾特别利害,尤其是在对虾的脱壳期,影响了养殖的产量。针对鱼虾套养殖问题,钟国防博士结合自己的养殖实验结果告诉他们,来年鱼虾混养最好不好放大型凶猛性的肉食性鱼类,可以适当向虾塘投放小型内食性鱼类,如黄颡鱼苗、塘鳢鱼苗等,以避免大型凶猛性鱼类的吃虾问题,也能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在对虾饲料选择及投饲料管理方面,服务团成员告诉他们投饲料时一定好坚持做到“四定”,根据南美白对虾的生活习性,早上少投,晚上多投,同时,南美白对虾后期对蛋白质的要求相对会降低,养殖过程中可以根据养殖的具体情况适当降低饲料的蛋白水平,这样可以降低养殖成本,但是操作中要注意转料的过度期,不能一次性全部换料,以免影响对虾的摄食情况。
       交流座谈后,合作社负责人沈兰英女士陪同服务团成员一行到池塘边现场查看了养殖情况。沈女士告诉服务团成员,她今年的对虾养殖中没有用过任何国家禁用的抗生素类药,只用了二溴海因消毒,但发现这种药对水质调控有一定的影响。服务团成员告诉她,将来养殖时,可以用生石灰和生物制剂结合来解决水质调控的问题,生石灰不但可以杀菌消毒,还能调节透明度、碱度和pH值,与生物制剂配合使用可以对水质调控起到良好的作用,完全可以不用任何的消毒药。
       交流期间,上海市浦东新区水产技术推广站陈建林、陈平,老港镇水产办潘主任等也积极发言,他们表示,现在我校搬迁临港,与浦东的距离近了,同在一个区内,今后要积极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密切与海洋大学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浦东新区水产养殖科技水平,为基层养殖户的养殖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撰稿、摄影:赵金良、 钟国防)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