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感动系列报道之十:勤劳、奉献、进取的财务处

发布日期:2012-01-05 责任编辑: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2052设置

2011年12月31日,傍晚5点40分。校园里华灯初放,财务处大厅里灯火通明。朱红梅、崔贤娥、王诗雅三位女同志还在辛勤地工作,将今年最后一批拨入我校的各类经费入账、对平。

 

个个都是“突击手”

2011年财务处报销大厅的同志们以每个工作日人均141笔单据(即使以每笔4分钟计,日工作时间也要超过9小时)的超负荷工作,再次创下了人均工作量新高,共同完成了全年的核算任务。李苹同志创下日均148笔的处内新纪录获最快奖;潘红英同志结合指导学生实习,与吕晓婷等同学合作,共创日均157笔的最巧奖。张骅同志以连续两年工作日全勤的业绩获得工作总量最高奖与最佳吃苦耐劳奖。崔贤娥、王诗雅、张华、董青杰、谢茜以经常加班加点获最佳加班达人奖。王诗雅、周甜、高翔三同志从加入我处第一天起即直接上岗,边工作边学习,工作中受培训,获“最快上手”奖。

审核大厅的同志们筋疲力尽,其它科室的同志们也累到两眼发花:李峦峰、曾倩两同志以10多万笔的对学生发放、数万笔的对教职工发放数得到“最受师生欢迎奖”。负责内勤工作的张虹同志以快捷、优美的“助攻”,获最佳绿叶奖。黄芹娟同志以默默闻的工作完成了全处5万多份凭证的整理、装订工作,获最佳“地下工作者”奖。

朱红梅同志复核5万多份凭证、6亿多元支出、协调审核各项事务,获最佳“大堂经理奖”。徐慧之独挡基建财务,兼顾各项大型活动核算、重要专项审核等,与独挡科研经费管理、兼顾国资管理与综合管理的左佳旭共获“最佳守门员奖”。

倪国进同志高堂妙算、良策频出,排忧解难,举重若轻,年轻的“老法师”同僚公认。王宪怡技艺精湛、独步同行,居中统筹、账无遗算。“领军人物”业内首推。杨昕低头要钱、俯首分账。颈歪腰斜、风骨不弯。“坐轿”十一年,竟是“第一福将”。

和谐互助   共创佳绩

过去的2011年,财务处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包括完成了市财政、市教委财政拨款绩效评价试点;圆满完成了迎接市财政、市教委对2010年财务决算的审计;努力做好新校区基建决算审计的配合工作;努力做好各项科研经费的审计配合工作;做好新颁布的大额资金管理办法、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公务用车报销试行办法等的落实;做好各项专项经费执行的跟踪、推进,特别是09年专项及10年央财专项;做好“校院两级管理”中财务管理的服务、咨询工作;高质量完成了部门工作职责中规定的其他工作。

2011年,对财务处来说,是审计、绩效评价之年,也是经费脱困之年,还是拚搏、合作之年。一年来,财务处全体同仁互帮互助,和谐温馨,劳筋累骨不伤神,加班加点不报怨,谱写着最美的海洋大学之歌。

 

2011年12月31日,晚上6点25分。带病坚持工作的朱红梅同志在返城的车上恹恹睡去。崔贤娥、王诗雅两位同志还奋斗在电脑前对账、记账。她们的孩子们虽已习惯了妈妈每天“留下来”、晚回家,但仍是忍不住一遍遍来电、用娇预柔的声音问:“妈妈,饭已烧好啦,我们是等你回来吃饭呢?还是等你回来吃饭呢,还是等你回来吃饭呢!”

2011年12月31日,晚上19点58分,财务处全体下班啦!

(撰稿:杨昕)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