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1日,2012年度上海海洋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南汇新城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研讨会在行政楼104会议室召开。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黄晞建,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德育处处长胡宝国,教育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樊富珉,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主任吴增强,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秘书长陈增堂,浦东新区教育局德育处处长盛文萍,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专家袁训初,上海德瑞姆心理教育机构专家冯耘,上海南汇新城申港街道办事处社会事业发展科科长吴惠新以及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电力学院、上海中学东校、大团高级中学、南汇一中临港校区、海音幼儿园负责人出席。会议由我校学生处处长李兴华主持。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黄晞建教授在致词中首先对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今天在海洋大学召开地区、大、中、小、幼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研讨会,意义重要,也是我校作为上海市新一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主动发挥作用,在队伍建设、普及教育、教学科研、危机干预、社会协同等工作方面充分挖掘特色和资源优势,发挥辐射与服务作用,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
与会领导、专家和社区、学校的负责人对南汇新城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开展意向进行了研讨,认为创建社区、大、中、小、幼学校“大手牵小手”的心理健康工作系统合作模式,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的开拓创新、实践的勇于探索,将为进一步加强南汇新城地区的大中小学校、学校与社区的联系,促进心理健康工作资源共享,提高南汇新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水平,切实提升本地区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与会的社区、大、中、小、幼学校等单位就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和合作达成了框架性协议。
市教委德育处处长胡宝国在讲话中指出上海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1+3+6+17+X”模式,通过大中心、示范中心实现大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衔接,是整体规划大中小德育工作的举措施之一;上海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为全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创了新的探索和尝试,今天在此召开的研讨会,是海洋大学作为上海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落实大、中、小、幼心理健康工作的对接的具体实践,具有开创性,意义深远,希望海洋大学和浦东新区在此项工作中强强联合,注重实践,探索机制,进一步加强南汇新城地区的大中小学校、学校与社区的联系,促进心理健康工作资源共享,使上海市南汇新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迈上更高台阶。
(撰稿:高晓丽 摄影:于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