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与生命学院2011级新生中配齐双引擎
一、水产与生命学院“导师制”概述
近几年来,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势必造成师生比增大,所以很难靠辅导员或者班主任,把关心和辅导落实到每一位同学身上;还有随着社会科技的日新月异,处于同一年级的学生对新事物的接收能力各异,并且个性十足的青年学生,追求的兴趣内容也更加多元化,因此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就不会满足于按部就班的正常学习,希望能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发挥特长;另外,在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随着向研究型学院的逐步转变,专业教师面对教学、科研的压力增大,在缺少有效机制的管理下,教师们难以有足够时间和学生们保持密切联系。这些状况的存在,急需建立起一种专业教师和本科学生密切联系的良性互动。
之前,辅导员、班主任只做学生工作,教师只管教学,导致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成为两个永无交集的平行线,让同学们原本完整的大学生活被硬生生的剥离成学习和生活两部分。因为两者缺少有效的统一和配合,就很难在给学生全方位的培养和成才过程中提供充足保障。另外,学生和辅导员、班主任之间存在着评奖评优的利害关系,学生和专业任课老师之间存在着学分能否拿到的利害关系,所以大学中学生们很难和任何一方面的老师成为良师益友,偶尔表面上的交流往来其实也只是寄托于内心的畏惧之上。所以为了适应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势,为了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也为了在大学中能够找到一种无利益纠葛的纯粹师生关系,使学生的主体性和主体的多元性得到进一步强化和尊重,那么就有必要在学生和专业老师之间建立起一座互通无阻的桥梁。
鉴于以上状况,根据《上海海洋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沪海洋学[2010]203号)精神,水产与生命学院决定,从2011年新学年开始,在大一新生中全面实施导师制。导师制,即聘请有经验的专业任课教与2到5位本科学生结对子,通过谈话、走访、网络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流,给学生以“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等帮助,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对学生培养和引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增进师生间沟通与了解,而且这种更加纯粹的师生关系,也能更容易打开学生的心扉,让专业教师成为自己真正的朋友。
二、“导师制”实施过程与方式方法
1.导师制对象
在水产与生命学院选取有经验的专业教师与2011级本科学生结对。
2.导学人员安排原则
博导:1—3人;硕导:2—4人;讲师:3—5人
3.工作职责
导师的主要工作任务是“三导”: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其职责是:
(1)关心学生的思想状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关心学生的学业和就业,在学业、就业上加强对学生的指导;积极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提升专业兴趣和热情。
(3)关心学生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引导他们自强、自立,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
(4)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科研、社会实践等活动,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培养学生的创新和科研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4.导学方式
导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专业特长、性格特点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制定并实施导师工作计划,开展经常性的、不定期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可以采取谈话、下寝室、电话联系、网上交流等方式。导师与学生谈话每学期不少于三次。
指导过程中,要求“四个结合”,即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课内教育和课外教育相结合,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相结合,严格管理与情感化相结合。
5.考核
导师每学期对工作进行小结,年终学院对导师工作进行考核。做到奖惩相结合,将导师工作的考核结果与教师本人年度评优、评先进挂钩。考核合格的导师计入工作量,考核优秀的导师给予表彰。
1.考核的内容:考核导师的工作态度、谈话记录、工作记录、指导方法、工作效果等。
2.考核方式:考核分为导师自评、学生测评和学院考核三个步骤。
三、“导师制”实施成效
让制度成为习惯。每一种制度的实施都会有一个艰难的开始,因为人们很难从以往熟悉的教学或学习模式中脱离出来。我院建立了规范的“导师制”考核制度,同时在政策和资金上也给予了充分的保障和必要的激励,另外在导师和学生的选择上实行人性化的双向选择,为彼此的联系尽量铺垫好基础。目前,经过两个月的磨合,导师和同学们的沟通交流已经步入日常化、正规化,同学们找导师没了开始的羞涩和拘谨,导师找同学也不再当作工作的负担。因此让制度成为习惯,就会在一种自然而然的发展变化中卓见成效,而且从一开始的导师引导学习,逐步演变成学生的自主学习。
导师和学生达到良性互动,实现双赢。在导师有针对性的培养和引导下,具有个性差异的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条件量身制定了自己的学习发展规划,在一年级就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拓宽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增强了学习的自主权和实践能力。另外导师通过与学生的近距离接触,就能及时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涉及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方面的问题,给自己的教学工作及时得到改进,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同时服务了更多的学生。
“导师制”只是我院为本科学生和专业老师搭建的一个舞台,在这个充满戏剧性的舞台上,老师和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然而这个舞台上的演出是否精彩,不仅学院需要为这个舞台配备好的各项硬件,更多的是需要主角们能创造性的尽情演绎。所以开始的时候,需要具有资深的、责任心强的优秀专业教师,,循序渐进的把学生们带入角色,能在和自己的一唱一和中慢慢投入进去,只有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的教育模式中激发学生潜力,克服年轻人的惰性心理,不断的“自知”“自悟”,最终实现由被动接收到主动学习的过程。那么相信他们即使走出这个小舞台,迈向更加漫长广阔的人生大舞台,同样也可以演绎出精彩的华丽篇章。这就是亦师亦友的“导师制”目的所在!
(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