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根据《关于评选2011-2012年度校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先进个人的通知》(沪海洋人〔2012〕31号文),经部门推荐、相关职能部门审核、学校组织测评、校党委常委会研究审定、公示,学校决定授予冯延群等68位同志为2011-2012年度校优秀教育工作者、校优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校师德标兵、校师德先进个人、校教学名师、校优秀青年教师、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校优秀学生辅导员、校优秀青年管理干部、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予以表彰。
为进一步弘扬优良师德,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校党委宣传部将组织开展“2012年度校优秀教师系列报道”活动,集中采访报道2012年为学校各项建设事业做出贡献的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希望全校教职员工学习他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立足本职,建功立业,为我校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人物简介:
闫咏,2012年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个人,我校经济管理学院毕业生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讲师,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室负责人。其工作室所举办的就业讲座、校园招聘会、留学项目在我校皆有所影响力,工作至今已成功帮助千余名学生步入职业生涯的大门。
提前进行就业指导 让学生“赢在起跑线”
闫咏老师有一门经管学院学生几乎都上过的课程,叫做“职业生涯规划”。这是一门大一第一学期就开设的课程。或许很多人会有疑问,刚进大学就做职业生涯规划,是否太早?答案自然是不会。闫老师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安排指导。大一阶段需要先培养学生未来发展的计划安排意识,于是有了这门课程,让学生在对未来方向有所思考与了解的同时,写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因为一旦有了目标就不会显得太盲目,行动力也会有所提升;针对大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室会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职业人带教等活动,更清晰地梳理学生就业目标和未来人生规划;针对大三学生,“我的人生我做主——名师导航项目”则会邀请企业家来我校作报告,让徘徊在人生十字路口的学生们进一步对就业有所了解,“就业启动——简历大比拼活动、面试那点事儿等”则让每位即将步入毕业班的学生每人写下一份简历,经历一次面试,每年就业启动会邀请乔布堂、沃尔玛、百度人才、正大集团、统一流通次集团等公司的HR来学校进行“无领导小组面试”、“职业角色扮演”等各种类型的实战面试。学生们零距离接触名企HR,在比赛过程中展现自己的职场风貌,学习面试技巧的同时也为自己树立了迎接未来挑战的信心;而对于大四学生,闫老师亲自操刀带领毕业班,给予了毕业生极大的关心和帮助,工作室更是联系各大企业,每年举办经管类校园招聘会,给学生带来很多就业机会。
以上一系列活动都是由闫老师带领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室统筹举办的,它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赢在起跑线”,我们有理由相信,受益于这些活动的学生们比起很多同龄人已经领先了不止一点点。
虽然没有周末 但很有成就感
相较于其他老师,闫老师不得不说是特殊的,因为她只带大四年级的学生。带领一个多数人实习少数人考研、不再大一大二学生那样调皮的大四班级,看起来好像很轻松,实则费了闫老师不少心血。刚接手毕业班学生,闫老师每周固定2天进行工作坊,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谈话和团体活动,例如“性格360探索”、“我的生涯规划”“我眼中的自己和同伴”“假如我是一种动物,会是?、假如我是一种植物,会是?”,利用心理学和职业咨询的方法全方位了解学生。闫老师说,对于她而言,是没有周末的。闫老师自己的孩子还很小,周六要接送孩子上兴趣辅导班,周日不得不撇下孩子去关心自己的“大孩子”。班里的学生大多都去实习了,工作日想关心一下学生们,可惜他们都在上班,考虑到叫他们回学校太远,那就只能利用周末时间约他们在市区喝个咖啡了解关心下大家的实习工作情况。
闫老师有很多小册子,里面贴了她带的每一个学生的照片,照片下方写了学生的个人信息,包括他们的性格特点及就业情况。闫老师说,工作至今她已经收藏了很多本这样的册子,以至于到现在很多已经工作多年的学生她仍然记得。当她说到海大百年校庆的时候很多学生回来看她她还能叫出他们名字的时候,一脸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当然,尽管大四很多学生都有了去向,也有少数学生由于大学前三年的不务正业而找不到工作,有些因为旷课挂科太多几乎面临毕不了业的问题。针对这些学生,闫老师也有她自己的一套教育办法。她会每周找这些学生了解他们一周的学习生活情况,给予关心和指导,一周周累积下来,学生慢慢地在她的关爱中有了进步,其中一个差点毕不了业的学生最后被工商银行顺利录用了。
不仅要培养学生 更要完善自己
闫咏老师在学生就业方面全身心地投入,用她的无私奉献和智慧巧思为海大学子开启了职业生涯的大门。利用业余时间,闫老师陆续取得了职业指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等资格证书,还担任《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求职管理》、《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其中《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近三年名列所有参与本课程教学教师的前三名。主编教材《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体验式课程教学手册》等,先后撰写《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中的模拟面试教学》、《E-class在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关于网络对大学生影响的调查和浅析》等就业与辅导员建设相关文章几十篇。主持了校人文社科项目“ 学生社团进易班的模式研究和典型案例分析上海海洋大学“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的研究”等,校食品经济管理重点学科开放基金课题——“食品经济管理学科建设与学生工作的交叉与对接”,参与了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项目——关于长学制医学生联合培养机制的研究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她的悉心指导是学子们迷茫路口的指航灯,学子们的事业有成也是对她教学生涯最美好的馈赠。我们期待更多的学子在她的帮助指引下走向成功的开始,走向更美好的人生!
(撰稿:校记者团 李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