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年度校优秀教师系列报道之二十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发布日期:2013-04-12 责任编辑: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2035设置

——访校优秀教育工作者 陈海杰

“有一课高数,很多人挂在了上面。”高等数学A在大学生的眼里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高峰,“一件事,只要有兴趣,就能成功。”作为高数A的学科负责人陈海杰老师就在为帮助学生们度过这个难关而不断努力。

激励学生热情 提高学生兴趣

这些年,一直从事理工科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等基础课、运筹学、数学建模等专业课选修课程教学的陈海杰老师深刻地认识到:要使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就要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陈老师利用课余时间查找大量的资料,精心备课,采用生动活泼的启发教学手段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不同的学科与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高等数学让学生了解数学的严谨性,侧重于训练他们的逻辑推理的思维能力、计算能力;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侧重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运筹学、数学建模方面探讨从单一的课堂讲授,变为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讨论、上机实践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分小组讨论,分析案例,使同学们有了学习的目的与方向,同时也在这过程中了解了如何运用数学的思想、原理、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性、发现性的思维活动。

由浅入深的同时,对于班级中成绩较好的学生,陈海杰老师会出一些思考题,使得他们积极思考,在开拓他们的解题思路的同时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解题能力;对于基础差一点的学生,则利用课余时间与他们亲切交谈,在思想上积极诱导,学习上耐心帮助,鼓励他们不懂就问,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分层教学 提高及格率

作为高数A的负责人,陈老师从2008年开始就带领本部门的高等数学A教师对高等数学的教学进行探索。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座谈会等形式了解新生的基本状态及想法,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高数A进行阶段性考的教学改革。阶段性考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对目前阶段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的找差补缺,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慢慢地适应于由中学教师灌输式学习到大学自主的过程的教学局面。

在2010年又针对部分学生在座谈会中提到“吃不饱 ”的情况,对高等数学A进行了分层教学和阶段性考试相结合的探索,分层教学能使成绩好感到“吃不饱 ”的同学挖掘潜力,为考研等进一步的学习作好准备;对于基础差的同学,通过多上习题课,使他门能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改革以来,年年组织师生交流会,及时了解学生对高数学习的要求与想法,适当的调整教学方案,并及时解决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在学校各部门的配合与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学生学习成绩普遍提高。教育教学改革历经四年,逐步形成了稳定的教育教学政策和考核制度,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陈海杰老师深感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面对目前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她也在不断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教育理论,刻苦钻研,积极进取,进一步推进完善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撰稿:校记者团 金奕玮)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