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头版:科学家瞄准11000米深“海底世界”

发布日期:2013-06-12 责任编辑: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1546设置

“集结”上海准备研发全新一代深潜器 

(记者 马亚宁) 昨天,“向阳红09”船载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驶向南海及东北太平洋,执行首个实验性应用航次,开展海洋科学研究及资源勘探调查等科考研究。记者从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获悉,我国科学家已瞄准11000米深的“海底世界”,准备研发全新一代的深潜器。

(2013年6月11日《新民晚报》头版)

曾任“蛟龙号”第一副总设计师、现任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崔维成介绍,随着“蛟龙号”载着科学家们前往最深7000米的海洋深处开展科学研究,中国科学家们又雄心勃勃地计划着探索更深邃的“海洋之眼”——最大深度超过万米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曾为蛟龙号付出十年青春与心血的崔维成,为了尽快实现打造万米级中国深潜器的梦想,毅然辞去“蛟龙号”第一副总设计师的职位,离开中船重工第七〇二研究所的亲密团队,于今年3月来到上海海洋大学再次“创业”——组建我国首个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自组科研团队发展我国深渊科技,挑战载人深潜11000米极限。据透露,该中心计划在从事深渊生态学、深渊生物学和深渊地质学研究的同时,陆续研发万米级的着陆器、万米级的无人潜水器和万米级的载人潜水器,再搭配一条千吨级小型科学考察船,预计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加上“蛟龙号”此行三个航段中,为期一个月的第一航段由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担纲,主要考察我国南海深部冷泉生物、结壳资源及海底构造。上海将成为我国深海科技又一“重镇”。

(来源:《新民晚报》2013年6月11日)
 

(宣传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