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大学朱大奇教授为信息学院学生做主题讲座

发布日期:2013-11-07 责任编辑: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1873设置

日前,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邀请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朱大奇教授为2011、201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做了一场题为“海洋探测中的深海潜水器”的讲座,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到海洋探测的意义,了解关于深海潜水器的技术。

讲座伊始,朱大奇教授为同学们讲述了深海探测的意义,就石油资源、海底黑烟囱等方面进行较为详细、全面的分析,并以我国著名的“蛟龙号”深海潜水器为例为大家介绍了深海潜水器的知识。旨在希望同学们能了解深海探测事业,提升专业兴趣,培养创新精神,为以后工作时可能所需的创新能力打好基础。

接着,朱教授以深海潜水器关键技术为重点,讲解了深水潜水器的故障自诊断系统技术的实现方法,以及主导航海安全避障技术、多AUV协作搜救与围捕技术等技术,带领同学们认真了解了深海潜水器在水下的运作方式。

讲座的最后,朱教授为在座同学简单介绍了其所在的实验室——“水下机器人与智能系统实验室”。朱教授带领着海事学子成功研制“海事一号”ARV新型水下机器人,为我们展现了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朱大奇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讲座,本次讲座一反往常,改用视频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吸引了同学们的高度注意力,也降低了理论知识的理解难度,使得同学们更容易的理解。通过潜水器在水下拍摄的视频,我们更加清楚的感受到深水潜水器的深海工作的重要性。整场讲座深入浅出,同学们收益颇丰。

(撰稿:陈欣怡 摄影:金冬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