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访校党委书记吴嘉敏同志
编者按:根据上海市委、市教卫工作党委的统一部署安排,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干部正四风、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 的要求,学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经过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学校8名校领导、92名处级干部,174个基层党支部参加了教育实践活动。各学院、部门扎实开展学习教育、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深入查摆突出问题,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边查边改,到目前为止,进展顺利,取得初步成效。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学校经充分研究,于近日出台了《上海海洋大学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方案》和《上海海洋大学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项整治方案》,共确定四大类23条整改事项,其中包括8条专项整治事项,形成35个制度建设计划。日前,宣传部专门派出记者就整改落实方案出台的背景、过程及整改事项尤其是专项整治事项整改落实的思路和预期目标对校党委书记吴嘉敏进行了专访,以帮助广大师生更好地了解整改落实方案,并主动接受广大师生对整改落实的监督。
记者:吴书记您好!近日,校园网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方案和专项整治方案进行了公示。请问整改落实方案对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性?
吴嘉敏:整改是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着眼点和落脚点。“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如何,是不是贯彻了整风精神,是不是真正解决了问题,归根结底在整改。学校已制定了整改方案,校党委常委会进行了初审,已在校园网上公示,进一步广泛征求师生员工的意见,并将适时提交校党委全委会审议后定稿。学校明年的中心工作之一就是要分步落实整改方案中的有关整改事项。整改工作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确保整改成效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制定的各项制度行得通、能长期管用。要以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果取信群众,凝聚师生。
整改是推动学校各项工作获取长远发展动力的重要契机。当前学校正从传统的水产大学向新型的海洋大学的内涵转变,成功转型和内涵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两大任务。我们要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为契机,切实解决一批师生员工关注关心的突出问题;要不断加强领导干部的党性锻炼,切实转变校院两级领导班子的工作作风,提高科学引领能力;继续完善和优化海洋学科布局,努力提升海洋学科水平;继续保持传统特色学科优势,带动支撑学科的均衡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用深化改革催生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着眼未来,充分酝酿,反复斟酌,真正让方案里的每一个字都管用,每一条都能执行”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整改方案是怎样形成的?
吴嘉敏:首先,意见梳理,归类应对。在“学习教育、广泛听取意见”环节,我们征求到原汁原味意见370多条,本着即知即改的精神,对可以马上解决的问题,如增加班车停靠点、增设充电服务、邮箱扩容等,通过即知即改以最快的速度加以解决。但对于类似如何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完善和落实人才培养方案、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教师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提高二级学院的办学活力和能力,则需要上下统一思想、多部门协同合作、群策群力地逐步推进,明确了1-2年的整改期限。对于群众反映强烈、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列入专项整治,形成专项整治方案。
其次,充分酝酿,逐条讨论。这次,校党委下定决心,要确保有效解决问题,确保方案切实可行。因此,我们对方案逐条进行讨论,认真与各部门进行沟通,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真正做到每一个字都管用,每一条都可以执行。
再次,责任到人,限时整改。为了确保整改方案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经过仔细研究,我们对整改事项的格式进行了统一规范。所有的整改事项,每一条都有详细的整改措施、预期目标、任务分工、明确分管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和完成时限,有条件的还要明确拟制定的规章制度。
最后,反复雕琢,几上几下。首先,在前两个环节意见梳理、查摆问题的基础上,由学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提出整改建议,与各职能部门协商沟通后,请每一位校领导审阅,形成初步整改方案。而后,在全校范围内征求广大师生员工的意见。最后,还须经校党委全委会审议后,提交常委会审定通过。
记者:请您对整改方案整体思路做一简单介绍。
吴嘉敏:整改事项有些是发生在群众身边,大家又普遍关心关注的问题,我们主要通过即知即改的方式加以解决,目前已完成近20项,本学期和今后一段时间,将继续即知即改工作;有些整改事项是学校长期以来一直在逐步加以解决且影响学校长远发展的瓶颈问题。我们将之归为三类。
第一,战略思维和顶层设计问题。正确的战略思维和顶层设计是能否实现科学、快速发展的关键,要能够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作为一所正由水产向海洋转型的学校,我们要结合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上海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谋远虑,思近忧,从未来十年、二十年来布局。此类问题,我们集中凝炼为“完善科学决策机制”、“优化功能布局、完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平台、基地的作用”等整改事项。
第二,体制机制改革的问题。近几年,在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完成了新校区建设、学校更名、搬迁等重大任务。学校现已进入转型发展和内涵建设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与其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支撑。根据大家的意见,我们将“完善二级管理机制”、“整治教学、科研资源共享管理不善”等列为整改事项。
第三,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学校的发展,需要有一支高水平人才队伍。既要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提升学科发展水平或开拓新的学科发展领域,更要“盘活”人才存量,建设好现有人才队伍,尤其要发挥好各学科带头人的作用,支持好青年教师的成长。要形成人才队伍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这一共识。整改方案中明确了这方面的目标,如“加强高水平领军人才团队引进力度”、“完善‘海洋学者’、‘海鸥计划’、‘海燕计划’人才培养计划”、“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完善干部队伍建设机制”等。
“直面问题,敢于碰硬,找准病因,设立标准,确保整治有效”
记者:我校在出台整改方案的同时还出台了专项整治方案,其意义又是什么?
吴嘉敏:专项整治是整改落实的重要途径和解决“四风”问题的有效方法,也是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成效的关键。我们把群众反映强烈的、情况复杂的、或长期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单列出来,重点整改,以专项整治推动整改方案的有效实施。
记者:此次专项整治主要都有哪些内容?
吴嘉敏:经过梳理,校领导班子讨论、征求各部门及师生意见,此次专项整治的重要任务共有八项:如整治“会风、文风”;整治各类审批效率低、手续繁现象;整治教学、科研资源共享管理不善等。专项整治的内容,有些难度较大,会影响到少数既得利益者,但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有些则属于能不能解放思想,敢不敢下决心的问题。许多整改事项,单靠一个部门、一个人是解决不了的,要从体制、机制上加以保障,问题才能得到根本性解决。
记者:讲到整治“会风、文风”,会多、会前准备不充分一直是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请问此次整治会风、文风,我们都有哪些措施?
吴嘉敏:大家都感到会议多,会议长。其实,会议是决策或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但在实际工作中,确实存在会前准备不足,会中议论不充分,决策不明确,会后传达、执行不到位的现象。问题的实质不在于会议多,会议长,而在于会议的质量,会后的执行力。倘若会议的精神、会议决定的事项,会后得不到有效贯彻落实,不仅浪费了时间,更是耽误了工作。我们对此的整改目标,追求的是高效率和高执行力,其次才是减少会议,缩短时间。就具体措施而言,提倡开短会,说短话,规定每次会议的起止时间;尽可能减少参会人员,尽量避免陪会现象;高质量开好各类例会或专题会议,少开全校性或多部门参加的会议等。
记者:一直以来,师生们都反映行政审批事项多,程序繁、找“人”签字难、周期长,OA流传慢等,请问如何才能提高行政效率?
吴嘉敏: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建设需要一流的管理。提高机关行政效率是一流管理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也是机关作风好坏的一个重要体现。如何既简化流程,同时又符合有关的政策规定以及对风险管控的要求,解决"一管就繁,一放就乱"难题,就要对审批事项、流程、环节进行科学设置,这是整改的主要任务。
切实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速度,本质问题是放权。要研究哪些权力可以放,哪些要从紧,要辩证看待。不能一味说审批太紧,有些审批不是要放松,而是要收紧。放权的前提是要实行责任追究,审批签字意味着责任。学院、教育教学基层组织负责人、学科带头人等可以有更大的审批签字权,但要担负起相应的责任。OA流转慢,人为因素可能多一些,要研究一个解决办法。
记者:教风学风问题大家议论较多,列入此次专项整治有什么好的办法?
吴嘉敏:上半年市委巡视组对我校的巡视意见中也提到了教风学风问题,也是我校教职工的普遍反映。这次意见听取中,大家再次强调,说明很受人关注。我考虑,既然是普遍反映和长期存在的问题,一是要迎难而上,下决心有所作为;二是紧紧依靠广大师生员工的智慧,群策群力,既要听教师怎么认为,也要听学生如何讲,教与学不能分离。对这个问题,要有持之以恒的思想准备。好的办法来自于老师,来自于我们的学生,相信一定有逐步解决的办法。
记者:随着近几年学校新教师的增多,很多老师反映教学科研用房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各专业实验室割据,造成实验用房紧张。不知学校在这方面有何改进措施?
吴嘉敏:学校这几年发展很快,即使新校区建成后,用房面积成倍扩大,但用房日益紧张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学校综合实力增强,学生培养、科学研究、平台建设等是造成用房紧张的主要原因,但用房统筹不到位,使用效率低也是造成用房紧张的因素。对类似这些办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不够问题,学校已下决心要破这个难题,主要还是立足合理配置调整存量,辅以适当扩充增量的办法。大家要有共同的思想认识和准备,希望全校教职工一起来想办法,出主意,立足于学校长远发展大局,局部发展融入全局发展,个人利益服从学校利益,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记者:学校搬迁临港,校园变美变大了,但也存在着实验室空调长开、教室长明灯等浪费现象,针对建设节能型校园,学校有何考虑?
吴嘉敏: 学校主体搬迁临港后,空间大了,摊子也越铺越大,如果不解决节能问题,我们的能耗开支会成倍增长。经过前两年节能型校园的建设,学校已初步具备加强能源管理的硬件条件,为今后能源有偿使用管理奠定了基础。
学校在节能专项整治中,一是将继续加大节能宣传教育力度;二是完善能源管理网络远程监管平台建设;三是建立能源有偿使用制度,强化节能考核指标,制定节能奖励办法并逐步加以推进。
记者:这次学校运动场馆规范管理也纳入了专项整治任务,请问这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吴嘉敏: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运动已成为很多师生生活的一部分,这是好事。学校办学空间的扩大,师生运动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运动场馆使用上,场地利用率不高,运动场所交叉使用,有时影响正常教学。同时,由于管理还不够完善,运动场馆脏、乱、差的现象还时有出现。这是一个科学管理的问题,需要多部门通力协作。如何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提高运动场所的利用率,使师生满意,有关部门已经在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制定办法,希望大家支持。
“干部带头,责任到人,加大督查,有信心确保按时、按质完成整改任务”
记者:对于整改和专项整治的完成,学校有信心吗?
吴嘉敏:整改方案中的整改事项来自于全校师生员工的要求,整改的措施和目标也凝聚着大家的智慧和期盼,有群众基础,学校对此充满信心。
第一,整改和专项整治方案的众多问题都来源于师生。各整改事项都是来自于师生所反映的意见和建议,体现的是师生眼中所看到的影响学校发展和师生切实利益的重要的、关键的问题。
第二,整改措施的制定做到了师生全程参与。每个整改事项的提出、每条措施的制定、改什么、怎么改,都做到了师生参与、群策群力。应该说,整改措施都是可行的,整改方案能够使教育实践活动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得到有效整治,防止搞形式主义、走过场。
第三,从即知即改来看,干部工作是得力的。实践活动进行到现在,即知即改已在逐步展开。前期即知即改,各学院、各部门行动迅速、干部得力,群众还是满意的,说明我们的干部作风过硬,战斗力很强。整改和专项整治中,我们将继续本着这样的工作作风从严从实加以推进,真正解决问题,相信一定会让群众满意。
记者:方案公示后,全校上下都在关注整改问题。请您介绍一下学校怎样来确保整改方案取得实效?
吴嘉敏:在整改过程中,我们努力做到以下几点,来确保实效。
第一,坚持干部率先垂范。自上而下,从校领导开始,一级带一级,一级做给一级看。校党委书记作为学校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一责任人,二级党组织的书记是本单位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一责任人。
第二,做到责任明确。对所有整改项目一一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部门,并且提出了整改时限和建章立制要求,避免了部门、责任人之间的推诿,也有效防止了出现整改工作推进难的现象。
第三,接受群众全程监督。我们努力做到开门整改,让群众评判,决不用自我感觉代替群众评价。现在,学校把整改方案、专项整治方案放到网上公示,就是要让全校师生监督。学校已经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基础上成立专项整治协调推进小组,联合职能部处对整治项目进行督促检查,做到解决一项向师生反馈通报一项,通过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让师生满意。
记者:我校教育实践活动已进入第三环节,能否谈谈下一阶段的工作要求?
吴嘉敏:要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经进入攻坚阶段,越是往后,越要坚持标准、狠抓落实,如果整改落实工作大而化之,粗枝大叶,建章立制徒有其表、滥竽充数,之前的努力也会功亏一篑。
要深入贯彻、深入学习。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要以改革的勇气,勇于担当,树立为民情怀,始终保持改进作风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要巩固成果、不断加强作风建设。集中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但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取得成果不容易,巩固和发展成果更重要,要在巩固中坚持,在坚持中巩固,把责任、担当的压力层层传递下去,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继续巩固好发展好活动成果。
记者:借此机会,也请您对全校师生提几点希望。
吴嘉敏:我希望全校师生能够着眼大局,甘于奉献。目前,学校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会碰到很多困难,这些都在整改方案中提出。面对改革的有所为有所不为,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益的重新调整,难免会经历些阵痛。希望大家能够胸怀大局意识,树立奉献精神,对学校的工作能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只有学校实力不断增强、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师生才能受益,大家才会满意。
希望全校师生能够同心同德,共谋发展。团结一致、以校为家,人心齐、泰山移,任何困难都压不倒我们。相信在我们全体海大人的努力拼搏下,上海海洋大学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更加灿烂,更加辉煌!
(宣传部)